先给个结论各位:想稳上南审研究生,你得是个会找捷径的狠人。这事儿我去年亲身体会过,从差点弃考到391分上岸的全过程,现在跟你们掰扯清楚。
一、不信邪踩坑阶段
去年三月我脑门一热决定考南审,翻官网看到金融学硕报录比8:1,当场笑出声:“这不有手就行?” 转头就在闲鱼花六十块买了堆过时真题,结果翻开就傻眼——2017年的公司理财真题里居然有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我连希腊字母都认不全!
更绝的是五月份混进个备考群,有个自称上岸的学长神秘兮兮推销“导师内部讲义”,我咬牙转账888,收到文件发现就是官网考纲截图拼接pdf。气得我半夜给辅导员打电话,人家直接撂话:“南审老师根本不让透题,你这智商先防诈骗!”
二、地毯式扒资源
六月份开始玩真的了。早上七点蹲在图书馆电脑前干三件事:
- 刷新研究生院官网:重点看“补充说明”栏,果然抓到七月突然新增的参考书——罗斯的《公司理财》第11版换成第12版,新加了三章行为金融学内容
- 扒导师近期论文:把金融学院博导近三年论文标题全记下来,发现风险管理方向突然冒出来七八篇,果断划重点
- 搜刮本科生课件:在知乎找到南审大三学生,用三杯奶茶换到公司理财随堂测验题,发现计算题特爱考MM定理变形
三、地狱级输出训练
九月模考直接被现实抽耳光。拿2021年真题掐表做,两道25分的论述题根本没时间写!后来琢磨出个笨办法:
打印了五十张A4纸,每天逼自己疯狂抄写。不是抄定义,是抄财经新闻!比如看到“央行MLF操作”就立刻默写:1)影响短期利率→2)传导到企业融资成本→3)刺激投资需求→用IS-LM模型画图→对比美联储逆回购。两周用光三根笔芯,终于练到看见题目手比脑子快。
最要命的是数学三。十月做李林六套卷还在90分徘徊,急得我把错题本裁成扑克牌大小,吃饭排队都掏出来看。有天在食堂啃着馒头突然顿悟:历年真题最爱在多元函数极值里藏陷阱!立马把2016-2022年所有相关题剪贴成错题海报,直接贴在床头。
四、决战日见真章
考专业课那天拿到卷子先翻到果然两道论述全押中: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监管的挑战+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披露优化。但差点栽在不起眼的15分计算题上——题目要求用CAPM模型算预期收益率,但故意没给无风险利率!五分钟突然想起课件角落里提过“我国短期国债利率取2.5%”,手抖着填上去才保住分数。
血泪总结三条铁律:
- 别信任何“内部渠道”,官网+在读生才是真·资源库
- 计算题抠细节抠到变态,连草稿纸符号都要规范
- 论述题必须练出肌肉记忆,给你白纸30分钟能喷出两千字
去年考完遇到个二战的老哥,他苦笑说栽在自认为“南审不是985肯定简单”。现实是人家专业性强得很,光金融复试线就划到365,专业课不过110的直接刷。想上岸就得按顶尖院校标准往死里整,千万别被校名唬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