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财税改革,珠三角的城市格局会有哪些改变?
关于城市发展的几点因素
首先很肯定的说:如果深圳仅仅只是普通地级市,那么深圳将发展得远远不如现在。
决定一座城市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在于政策、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政策能够让城市获得来自国家,省对于资源、资金及政策的支持;产业优势能够加快发展速度,提升经济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区位优势又能够直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吸收对方的技术和人才。
深圳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由于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承担起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利用香港的技术和资金,深圳的土地和人力,合作建起了全国第一家产业园:蛇口工业园。由此开启深港合作30年之久的三来一补,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直到多年后深圳再将部分落后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开启了自家的经济转型,转而以发展高新技术和金融为业为主的发展思路。
1981年兴建中的蛇口工业区
深圳发展得快,主要在于当时国家放权给了深圳。在那个计划经济凡事三请示五汇报的年代,一个地级市拥有巨大的招商引资决策权、人才交流审批权,以及土地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其它地区而言,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于是在深圳河对岸持币观望的港澳以及海外客商纷纷涌了进来。伴随着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著名口号,深圳对于各种投资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发展速度也是一日千里。
如果深圳仅仅只是地级市,那么深圳将不再是现在的深圳1979年3月5日,国家正式设立深圳市
1979年11月26日,深圳市成为地区市
198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正式成立
1981年3月,升级为副省级城市
1988年11月,成为计划单列市
从1988年开始,深圳便开启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税收略过广东直接对国家负责。这30多年以来少上缴省一级多少税收?少了一级行政管理条条框框,又可节约多少行政成本?这些节约下来的钱可用于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可用于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提升市民的社会保障,加强改善营商与投资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深圳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总能发展最优质的产业,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
而如果仅是一个地级市,则以上的权限通通不具备,无论是投资还是规划需要层层上报,税收需要上缴国家和省里。发展也要按省里的统一规划而行事,对于讲究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而言,这种效率是致命的。并且作为普通地级市,毫无特殊,省里会施加更多的行政影响,用深圳的资源去平衡其它地区。无形之中也让深圳套上了枷锁,拖累了发展速度。
珠三角的城市格局会有哪些改变?深圳不再是深圳之后,珠三角将变得一超多强,广州一骑绝尘,而深圳也将变成和东莞、佛山一般的城市。但由于毗邻港澳,总归还是要强上一分。
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要产业有产业,并且束缚限制还少,又极具区位优势,能发展不快吗?
金米财税到底怎么样?
作为深圳数一数二的财税公司,金米财税的名气和实力到底究竟如何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个人和金米财税合作了三年有余,马上续约第四年,我身边很多朋友在想要创业和想要找机构帮忙记账报税的时候都会问我深圳市哪家财税公司最好?金米财税到底怎么样?和其他公司比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等等此类,希望我能从合作经验中给他们一些建议,这些问题相信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一定也是十分想了解的,诸君莫急,待我一一道来。
先说下我本人,坐标深圳,伪90(其实是88年的。微笑)后教育机构创始人,创业3年的爬坡者,等风来的生意人。我的个人情况不做更多赘述,接下来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关于深圳市哪家公司最好?
前后对比了8家大品牌财税公司后,我选择了金米。
最好这个词噱头太足,请恕本人不能以一己之力对比完深圳所有的财税公司,更无法一一列举,不过客观的来说,因为本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分条列项的分析利弊,选择代办公司自然也是做了不少功课的。
所谓“大品牌”,因为财税行业的特殊性,推荐大家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业务范围广,实际成交多的公司。我国财税服务机构有数十万家,其人员的流动性和经营的竞争性都是很大的,不过如果看到连一年以上经营活动都没有的,请大家自动屏蔽。
不能一踩一捧,有失公允,此文我只谈金米的特点,其他不被我选择的公司,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好坏。
关于金米财税到底怎么样?
结合亲身经历以及经过仔细的分析,金米财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下证快速。我是在17年提交的,当时注册公司的速度还没有现在这么快,我本来也没抱着很快拿执照的想法,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在我按照对接我的创业顾问的要求提交资料后,不到3天的时间,执照就送到了我的手上,相比朋友当时在另一家的一个星期拿营业执照,真是快速了。
服务专业。在创业顾问得知我没有实际地址可以供开户的时候,帮我对接了他们公司的地址挂靠服务,在开户和后续有被抽到去看“实际场地”的问题上都做得很棒,第一年的记账报税和公司年检我也完全没有操心过,他们有四五个人来帮我处理不同业务,但总对接只有一个,具有监督性的同时,也不会让我这里的对接逻辑混乱,出现不知道找谁解决的难题,虽然也从来没有问题需要我主动找过。
价格实惠。因为一起弄了记账报税的缘故,注册公司是免费送给我的。记账报税也才不到3000块,后面续费也一直有参加活动,对于其他业务的合作也多了起来。比金米便宜的公司报价也有,不过整个公司就只有那么20来个人,这么少的人又老板又会计的我是真的不敢办,外在看来比金米服务标榜好的也不是没有,但开口就3500的您是真拿我当提款机吗?我们消费者也是会做很多功课和市场调查的。
品牌可靠。15年成立的金米财税在有些老油条看来资历并不算老,但在业内多年,口碑和实际收益双丰收的公司实在不多,并且现在还在以稳定的速度在全国扩展连锁。近处的东莞,佛山,远处的重庆,长沙,西安,金米财税在全国多地都有分公司。同时金米财税还当选了福田区工商联的执委,是真正得到官方认可的。品牌有保证。
关于和其他公司比最吸引我的点。最让我放心的还是他们的承诺性服务: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承诺凡因金米责任导致服务延误或失败,将二次免服务费用完成或全额退还服务费用;凡因金米责任造成客户的损失,经协商确认后金米将承担相应责任。后续的服务也都在保障层面做到面面俱到。这种承诺性让我完全消除了后顾之忧。也是其他财税公司做不到的。
关于金米财税的一些方面就先分析到这里,本人三年亲身合作经历,希望能为你们提供帮助,有深圳的朋友有这方面的困扰也可以@我,我们私下也可以多做交流。
广州人去深圳是不是更方便了?
1982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俗称“二线”。昨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明确表示,为促进深圳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至此,这道已经使用了近36年的“二线”真正走入历史。
国务院批复同意
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于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提起这道“二线”,那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关的“边防证”。1986年2月22日,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的一部地方法规——《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内地人员,须持写明‘前往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或《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
2008年1月1日,使用了22年的边防证正式停止办理。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二线”分隔特区内外的职能成为历史。2015年6月,深圳16个“二线关”关口综合改善工程正式启动,“二线关”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昨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以管理线撤销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而且,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至此,“二线关”和“边防证”,这些深圳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见证者”,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海关回顾:
办“边防证”不易
“当时想办一个‘边防证’,难度远远高于现在办护照。”曾参与筹建“二线关”的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办理一个进入深圳的边防证,要经过单位政审、派出所核查、公安局办证三个程序。如果没有单位就更难了,需要街道居委会审查,申请手续非常复杂。
该工作人员回忆,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实行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二线关”设立后,深圳的货物运出关口时要缴纳一定的税费。由于价格差异,深圳周边地区的“自行车队”小商贩经常出现在关口。遇到海关工作人员检查,这些小商贩就骑着自行车“捉迷藏”。
对于管理线撤销或北移的问题,2000年6月,国务院曾组成由国家体改委、公安部、国家海关总署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并不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但在彼时,特区内外税收政策已相同。
市民故事:
边防证过期被遣返
深圳特区管理线的建成,标志着深圳进入两地三证时代(特区内、特区外,深圳户口身份证、暂住证和“边防证”)。早些年,来深圳时办边防通行证、找到工作后办暂住证、工作稳定收入增加后设法调入深圳户口,办理带有T字标志的特区身份证,是每一个深圳移民人生中抹不去的记忆。
时至今日,围绕着“边防证”“二线关”周围的那些故事早已走进了历史深处,但对许多早期来到深圳的人们而言,这关乎着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拿着边防通行证排长龙进关口,忘带证件的被带到樟木头,这些场景还历历在目。”提起“二线关”和“边防证”,许多年纪稍大一点的深圳人以及在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前几年来过深圳的外地人,都有说不完的回忆。“我第一次来深圳,是来出差的。”家住深圳福田区的蒋方仁,今年已62岁了,来深圳已经快30年了,对“二线关”非常熟悉。
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为了来深圳,办理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当时办理边防证非常严格,从乡里到县里最少要盖四五个公章,另外还要查办证人的档案,必须没有犯过错误。我那时来深圳出差,从老家湖南岳阳坐火车过来,大概坐了16个多小时。一般是火车开到东莞樟木头时会在车上检查‘边防证’。因此到了‘二线关’时,并不需要再下车检查。”
据蒋方仁介绍,当时他的表弟来深圳之后,因为边防证过期,又没有办理暂住证,被查到之后还被遣返回老家了。
深圳政协委员:
打造“特区二线”景点
多年来,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呼吁拆除二线关。2015年,深圳全面启动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随着16个关口岗亭全部拆除,二线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但在昨日开幕的深圳政协会议预提案中,又有政协代表提出了与二线关有关的提案。这份预提号编号为18417的提案名为《关于保留“特区二线”局部设施打造特区历史旅游线路的建议》。
提案人欧阳祥山表示,深圳“特区二线”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设立的“经济特区”边境管理区域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因此他提议,恢复“特区二线”遗迹,唤回深圳人对“特区二线”的记忆,并将“特区二线”打造为全国知名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十年前曾徒步行走了2/3的“二线关”。他表示,“国家当年花1亿多元修建这条长长的铁丝网,在环保、安防等多个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对于昨日发布的消息,他认为,“二线关撤销与否对于如今的深圳城市发展来说已经没有影响。它只是历史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
深圳2022年月薪28000个税?
28000-3500=24500 属于(9000,35000)的区间,适用25%的税率,扣除数为1005缴纳个税为:(28000-3500)*25%-1005=5120个人税后收入:28000-5120=22880
深圳个税三期系统异常?
用手机绑定税务局,进入金三申报申报系统,左下角系统设置,进入申报管理--申报安全设置--申报安全类型中改动态密码,然后保存,再发送就可以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