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保障金缴纳的计算方法,2023年残疾人保障金怎么计算?
2023年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是根据个人的残疾程度和工资收入来确定的。通常,残疾人保障金是根据一定比例的工资来计算的,比如说,如果你的工资收入达到一定标准,你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保障金。此外,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还会考虑到残疾人的家庭情况和其他相关因素。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会保障机构或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残疾人保证金怎么计算?
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6%-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用人单位依法以劳务派遣方式接受残疾人在本单位就业的,由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协商一致后,将残疾人数计入其中一方的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和在职职工人数,不得重复计算。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可以不是整数。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用人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计算。
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规定以应发工资总额计算,其中机关单位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企业员工工资是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执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按照所在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
2021残保金缴纳计算方法?
残保金的计算:保障金年缴纳额等于(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乘以1.7%减去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乘以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由于篇幅所限,如需详细的解答,建议咨询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六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残疾人保障金是怎么计算的?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差额不足一人的,按差额比例计算缴纳。用人单位安排一名盲人按2人计算。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5%-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北京地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标准: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7%-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60%
什么是残保金?
凡在本市.区行政区域内、在地税局办理税务登记的机关、团体、企业(福利企业除外)、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均应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7%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缴纳残保金。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应按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纳残保金。安排比例不足1人的,按实际差额比例计算。安排1名盲人就业,按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缴纳残保金金额=(上年单位在职职工总数(平均人数)×1.7%-在职残疾人职工数)×上年度全市,区职工平均工资×60%。
成立时间不满1年的单位未安排残疾人就业,也应缴纳残保金。缴款时间按单位成立后的足月计算,不满1个月的不计算。安排残疾人就业不满1年的,按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时间计算;不满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按照1.7%比例计算,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足1人的,应按实际差额比例计算缴纳残保金金额。
残保金按年征收,定期缴纳,一般是在下半年的7月至10月份征收,
各地缴纳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你最好到当地地税局咨询一下(供你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