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货币政策有哪些,三大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就是向市场发放货币,买卖政府债券等等。
二、是贴现率,就是决定银行之间拆借资金的利率。
三、是储备要求,就是对银行准备金比例做出具体的规定。通过这些工具,来调节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
1,存款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央行对存款准备率的调控其实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上调存款准备率时,各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就会下降,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减少,这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2,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照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就是贴现率。一般情况是贴现率小于市场利率。
3,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来调节货币市场的一种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但是要想完全发挥其有效性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
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哪些?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优惠、利率优惠、消费者信用管制、证券保证金比率等等。
目前这几年国家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哪些?
财政政策主要是税收和财政支出。例如这几年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在某些方面是减少税收,同时也提高某些产品的税。
货币政策,如今年5月18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都属于货币政策。同时货币政策还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确切来说是: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所有银行在每一笔存款中,都要提取一部分钱存进央行,用来防止银行把存款都借出去而储户来取钱却拿不出的情况,以及资金清算需要。
但这个政策实际上起到了调控经济的作用,比如:
经济太活跃时,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银行存进央行的钱就多了,留在银行里的钱少了,能借给企业和个人的钱也就少了,那么经济就会降温;
经济低迷时,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银行存进央行的钱就少了,留在银行里的钱多了,能借给企业和个人的钱也就多了,经济就会回暖。
但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最猛,对经济影响也是最直接最强的,一般不轻易调整。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比如:
央行卖出有价证券和外汇,投资人就会去购买,央行就获得资金,那市场上的货币就回笼到央行。市面上的货币少了,经济就会降温;
央行从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和外汇,那钱就会投放到市场中。市面上的货币多了,经济就会活跃。
这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不像存款准备金那样过猛,可持续操作。
再贴现先解释一下再贴现的意思:比如你卖了一些商品给某人,但那人不能及时给你钱,只给你提供了一张票据,让你到期去银行取钱。但你急用钱,于是你拿着这张未到期的票据去银行兑现,银行收取一定的利息可以给你兑现,这就是贴现。
然后银行又拿着这张未到期但已经贴现过一次的票据,去央行兑现,这就是再贴现。
所以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通过再贴现,市面上的货币也会增加,但对比前面两个政策来说,这个政策的主动性在于银行而不是央行,所以对经济的影响不会那么强烈。
了解更多理财知识,请关注【扒姐读财】公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