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次全球QE国内资金是会流向哪里?
天瑞认为全球量化宽松,A股或成为资金流向的洼地。今天天瑞重点跟大家交代的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全球量化会对未来的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第二个问题就是A股是否短期见底?我们的反弹策略是什么?
从经济层面来讲,各国央行都开始了大规模的降息减税,然后向家庭和企业发放现金。美国除了快速降息50个点之后,还向居民家庭大规模发放了美金。据说现在德国也已经开始向居民家庭发放货币现金。美联储在近段时间动用了所有的金融工具,进入到比2008年更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全球量化宽松一旦形成,后果不言而喻,全球通胀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愈演愈烈。
美国的长期资金对于美国可能会出现的经济衰落已经早有预期,所以不管释放多少流动性,长期资金撤退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们认为美元资产风险较大的话,他们将会不惜代价去抛售美股甚至是在将来有可能会去抛售美元。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主要财经媒体最近曝出全球更多的ETF基金和国家主权基金正在寻求人民币资产的战略配置,认为亚洲的人民币资产是目前全球避险资产,全球量化宽松对于世界来讲,将会产生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美元的衰退和人民币的战略崛起遥相呼应。当然我觉得大家不要忽视另外一股力量,那就是欧元世界,很可能在欧盟重新建立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过程当中,再次形成一个强势的货币。
要真正使人民币在未来成为主要的国际化货币:
第一,需要全球经济迅速进入到良性和稳定的状态中;
第二,需要平衡美国和欧洲,这样才能真正让人民币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不会承受太多的震荡,从而出现更大的风险和危机。
从资金的角度上来看,在全球疫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无疑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将会把窗口对准美洲和欧洲,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眼下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讲,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让我们的平台规范和创新与国际化接轨,让我们的法律和制度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这样才能够让资金大胆走进中国资本市场。
近期热点并没有呈现普涨和明显的热点持续状态,热点轮动还是比较明显。一会是5G概念;一会是充电桩概念;一会是生物医药概念;一会是食品饮料等。也就是说,目前市场能够在底部起到重要支撑的肯定是大金融概念,在市场中表现比较活跃的,是新基建和国家重点扶持的科技龙头概念。
总体来讲,大金融、大消费、大基建在最近市场中成为了主要的护盘力量和亮点。大家在进行个股选择时,我认为应考虑到金融概念股盘子大、权重大、护卫力量强,下跌风险小,但上涨动能和幅度都不及科技概念股,尤其是新基建中的科技概念股。
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市场回落,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势必要受到影响。虽然我们在3月份出现了全国的复工状态,但今年一季度GDP,相对来说,较去年同期都会显得逊色不少。
我们的航空业、旅游业、餐饮业都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更不要提生产制造业了,所以我们必须客观的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在一季度也遭受到了重创。我们现在必须要做的是,在我们率先抗疫成功的情况之下,争取更多时间来提振和恢复中国市场经济的元气。
有人说,今年预计我们的GDP在6%,但受疫情的影响,6%恐怕很难保得住了,但有可能是在5-5.5%左右。一季度 GDP有可能会接近5%的水平,我们寄希望于在二三季度,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能够出现平稳增长的态势。所以A股在接下来的市场恢复过程中要分几个阶段:
第1个阶段,同全球一起进入经济的恢复期,重新夺回3000点,并在3000点上方蓄势待发;
第2阶段,按照中央的布局,有可能会出现两大机会:第一大机会,在全球央行进行量化宽松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适度的调整我们的货币策略,从而有利于资本市场形成震荡向上的反弹机会,也就是说全球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有可能是贬值,但是股票市场有可能会形成震荡向上的态势,这个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第二大的机会,2020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之年。今年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在目前疫情严重的情况之下,各路资金看不清市场方向,不敢大胆闯进中国。虽然有意愿,但是规模还没有我们想象的大,一旦疫情结束,我估计来自全球的避险资金将会在下半年快速的进场。
所以一个是要依靠我们中国内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使其形成稳定;另外一个是,我们也要在今年下半年快速的开放金融市场,迎接全球资本的到来,形成中国战略性牛市的彻底转身。
今年只要A股市场能够稳中有进,在3500点到4000点之间,形成一个稳中有进的态势。我们认为2021年和2022年两年的时间,将是中国股市真正脱离底部区域,走向牛市最高阶段的重要时期。
大家在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要随便的买股票,一定要挑头部企业去买。无论是金融、基建、地产,大家都要去布局,有能力转型,有能力向上的企业;外资最看重的就是中国的头部企业,价值成长的企业,高科技企业。
其实外资还真的看不懂中国的国企重组价值,所以他们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似乎不是很感兴趣,对于中国的科技企业倒是很感兴趣,但科技股分化要注意。
但大家千万不要低估了外资,无论是战略机构,还是私人财团,他们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能力,比中国投资人更加理性,否则的话美联储放了这么多利好政策,美股早就应该止跌企稳,迅速反弹了。
在美国市场50%是ETF基金,这些ETF的基金经理们,具有非常专业的作战能力和投资经验。ETF基金大多数都是中长期的一些战略投资者,他们这次之所以在美国股市上不计代价的抛售筹码,是因为他们评估了美国经济和美元未来的风险之后,所作出的做空决定。
对于中国股市来讲,现在还不存在风险,因为中国资本市场70%的份额,是散户投资者的,是非理性的投资者,是盲目跟风的投资者,是不怎么看财务报表的投资者,这就决定中国股市实际上的风险还不大,而且权重指标股我觉得中央汇金的控筹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也就是说中国国内的主要战略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的控制能力、筹码的锁定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这样一来我就觉得A股市场相对海外市场还是比较安全的。
只要能够发出做多的信号,我们中国的散户投资者将会跟随市场主力同步做多,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这是我看到的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我能够看到这些,海外机构投资者也能看到这些,所以在一致做多的情况之下,大家愿意在我们的A股市场市盈率较低的情况之下,海外资金确实是愿意在我们中国股票市场上进行战略配置,所以这就是中国股市未来有牛市的最大理由。
短期策略在这个位置上,第一找热点、第二找强势、第三找超跌;中长期策略,第一找头部、第二找核心资产、第三找政策推动、第四找主力资金强势介入的股票。
我再次强调基建行业当中的一些股票,大家一定要去把握它的龙头。前期我给大家推荐了一些低位布局的股票,这次跟随市场同步跌了下来,不要紧,当底部出现买入信号、并且有量能增加的这样的股票,大家可以适度的跟进。
另外,大家还要关注一下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当中的军工概念的股票,我认为军工概念股在今年二季度可能会在国企改革政策的推动之下有比较大的爆发,也就是说,眼下我们还是提倡中线布局的股票、金融概念、基建、还有军工等这些大家都不要放弃,我一直是在关注着这些股票的,因为它们的市盈率很低,而且这些股票绝大多数都是国资改革的、和进入MSCI标的的股票,这些股票一旦底部企稳,就会有一个不错的阶段性收益。
另外,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前期在出现美元超发、全球量化的情况之下,大家如果有更多的资产可以随时买进一些黄金。最近黄金作为全球的避险配置很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价格涨升,尤其是美元下跌以后,黄金价格可能会进一步的提振,我们也不排除在这种疫情大规模扩散的情况之下,黄金作为全球的避险资产,价格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提醒大家的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弹性政策的放宽还是在路上,伴随着新基建项目的推进,我认为城市的房地产经济正在大规模的向农村转移,随着农村用地向建设性用地转化的势头越来越明显,我认为大家对于房地产、建筑建材、土地流转行业的上市公司要格外关注。
这些都是我们在认真思考之后,所挑选的主要的头部上市公司、可以进行中长期布局的投资标的。所以我认为,第一大家要相信中国的未来、相信A股牛市的到来;第二我们都要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价值的投资者,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是一个最后成功的投资者。
碧桂园真的要爆雷了吗?
开发商会不会暴雷,关键是看资金链会不会断裂,不断就没事儿,断了就凉凉。恒大资金链断裂之前,不是风光无限吗?
作为局外人,要想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假设财报是真实的,可以通过碧桂园的财报分析一下其资金状况。
1-从利润表来看,碧桂园今年6月末营业额为162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849亿元,下降幅度不大。但是,每股收益从0.66元降为0.03元。2-从资产负债表来看,碧桂园今年6月末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479亿元,去年同期为2055亿元。
房地产企业有其特殊性,货币资金很多都是受限资金,比如保证金、监管账户里的资金等,还有跟其他行业企业一样,是合并报表的产物:资金是子公司的,子公司是独立法人,母公司无权动用。3-从现金表来看,碧桂园只披露到了去年6月30日,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108亿元,前年末为-216亿元。整体而言,目前碧桂园经营状况尚可。房地产企业负债高、资金压力大是个通病,所以会千方百计地融资和占用承包方和供应商款项,导致资产负债率高企,资金链紧张。
银行股为什么涨这么好?
每年3月份到6月份之间,很多银行股都会出现上涨,那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到六七月份之后很有可能就下跌了。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各大银行股票的走势,会发现在每年4月份到7月份期间,很多银行的股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这种现象不只是2022年存在,过去几年一直都存在,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每年的5月份到7月份的时候银行会分红。
虽然各大银行的股票表现并不太理想,但是从历年各大银行的表现来看,他们分红都是非常积极的,尤其是国有4大行自从上市以来每年都坚持分红,而且分红可不小,最近几年很多银行每10股分红都可以达到两块钱到三块钱之间。
今年各大银行公布分红的时间稍微比往年早些,比如在3月30日建设银行就发布分红方案 、3月31日工商银行也跟随发布分红方案。
其中建设银行分红方案是每10股派3.64元,按照当前建设银行6.8元左右的股票计算,股息可以达到5.35%。
而工商银行分红方案是每10股派2.933元,按照当前工商银行股价4.8元左右计算,股息可以达到6.11%。
可以看出,这些大银行的分红方案还是比较可观的,至少股息要超过目前银行存款利率。
再加上这段时间股市整体表现都不太理想,这时候通过购入银行股来避险,不失为一个正确的投资策略。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看到分红方案之后,开始大力购入银行股的重要原因。
当然对于这些购入银行股的投资者,有的人看重的是分红,但有的人只不过是为了做一些投机而已。
所以对于银行股短期的上涨,大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看到其中潜在的风险。
因为在银行分红之后的一个月之内,银行一般都会进行除权除息,除权除息一般是在分红之后的第2个交易进行。
一旦银行除权除息,银行的股票有很大的概率会下跌。
因为如果银行送股,会增加上市公司总股本,在市值不变的前提下,每股代表的的实际价值就会减少,所以在除权当日股价会下跌。
对于派息也是一样的道理,投资者得到了现金红利,上市公司净资产和每股净资产也会相应下降,从而减小了每股代表的实际价值,所以股价也会对应的下降。
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是,分红是需要缴纳个税的,如果持有股票时间比较短,比如在一个月以内,需要缴纳的个税比例就达到20%,持有股票时间在一个月到一年时间的交10%,这个个税可不低。
比如某一个人在分红之前买入1万股工行的股票,花的成本大约是4.8万元,这些股票在分红的时候获得的股息是2993元。
如果他持有的时间不足一个月,那需要缴纳的个税就达到600块钱左右。
为了避免缴纳个税,很多人会在分红当日收盘之前把银行股票卖出去。
也正因为如此,在银行分红日的前几个交易日,银行股往往就开始下跌,这些下跌的损失有可能比分红还要大。
因此对于投资银行股的朋友来说,大家一定要掌握买入的时间和卖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银行公布财报的前一个月就应该买入。
在银行财报发出来之后,可以直观的看到银行业绩的表现,如果银行利润空间比较大,基本上分红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时候大家可以趁机买入,直到银行公布分红方案之后,股票就可能出现明显的上涨,这时候如果大家不想交个税,在分红日到来之前,就可以伺机把股票卖出去,把钱落入口袋才是最实在的。
2022年银行开门红哑火?
如果问今年银行的“开门红”活动,为啥会哑火?那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客户变精明了,不容易被银行忽悠了。
啥是“开门红”活动?
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大力卖保险。
很多客户上了一次又一次当,虽然当当不一样,但是总要长点记性了吧。
还是先来说一下,银行“开门红”是干啥的吧“开门红”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就是卖保险的。
这项发源于某国有银行(六大国有银行,最后的那家)的创举,现在已经成了所有商业银行的活动。
但是“开门红”卖了这么多年了,问题真的是很多。尤其是某国有银行,只要一提到银行保险,基本上都是它家的破事。
什么到期不能取钱,要放终身。或者是到期取钱,收益特别低,连定期利息都不如。
再严重的就是,取钱不但没有利息,本金还有损失。
吃一次亏是不懂,吃两次亏是不聪明。但是,你总不能让客户次次上当吧。
每次过年这段时间,你只要去银行柜台存钱。也不管你想存什么,就是一堆人围着你,让你买保险。
你都不知道,这到底是银行的员工,还是保险公司的员工。
次数多了,很多客户就心里烦。只要听到你说“开门红”,就立马想发火。
可以预见的是,不止是今年,以后银行的每一年的“开门红”,都会慢慢变的冷清起来。
另外,银行的利息越来越低,也让很多人不想把钱存银行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调整了长期存款的利率,现在银行存款的利息,是越来越低了。
像我13年刚进银行上班的时候,一年期定期利率3.75%,三年期定期利率4.5%。
而现在,一年期定期利率就只有可怜的2.1%,三年期利率只有很少的3.25%。
越来越多的客户,尤其是大客户,觉得把钱存在银行不划算。以前存十万块钱,一年还有三四千块钱的利息。现在十万存一年,就只有两千块钱的利息。
还不如把这钱取出来,去投资做生意赚的更多。
而且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让大批的人没有了收入。也导致,即使银行有啥好的存钱活动,很多人想存,也是有心无力。
而且现在基本上所有的银行,都改变了揽储的政策。都在变相的揽储有收益的存款,亏本的存款,都在赶出去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你去银行存钱,想存个三五年的。但是银行的柜员,会告诉你,要存定期一年。因为灵活,万一遇见什么事情,可以提前支取。
你真的以为银行柜员,是为了客户考虑吗?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像我工作的银行,如果柜员揽储定期一年,那会有奖励20块钱。
如果客户存的是定期两年,那一分钱的奖励都没有。
如果客户存的是定期三年,那不但没有绩效提成,还会倒扣5块钱的奖励。
所以现在对于银行来说,都在想把那些不赚钱的存款赶出去。
这里又要说到某国有银行,我家里前些天去存定期。居然有工作人员说,没有定期两年和三年的额度。想存钱,必须存定期一年。
人生第一次,居然听说定期没有额度。这就是在欺负老实人,诓骗客户。
最后说一点,很多人私信问我:你明明是在银行上班,为啥老是说银行不好?
我没有刻意的去黑哪家银行,都是实话实说而已。
我既然在头条上创作,目的就是为了给普通人普及金融类知识。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普通人,立场是站在所有普通人一边的。
如果能通过我的文字,帮助到别人,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
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