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借贷方向,怎么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区分?
初学会计的人一定听说过一句话“有借必有贷”,这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精华所在。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家公司最基本的两张报表,就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简单来说,两张报表格式就是下面这样的。
公司的资产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是股东掏钱出来,另一个是从外面借钱拿来用。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使得资产增加。同时呢,如果是借钱的,那负债肯定增加了,如果是股东掏钱的,那所有者权益肯定增加了。反过来,公司还钱也是这个道理,还钱了资产肯定减少了,相应的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也会减少。所以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和右边可以说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试想股东和借给公司钱的人,他们俩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可能互相之间也不认识,所以往往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会计分录中是不会同时出现的。
对于资产负债表来说,如果要用借和贷来表示增加和减少,那我们先定下来用借表示资产增加,由于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是同增同减的,所以肯定不能用借来表示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吧?还记不记得“有借必有贷”,所以只能用贷来表示。
然后来看看利润表,其实就是收入和成本费用,收入就是公司赚的钱,成本费用就是公司花的钱。
先看赚钱。既然公司赚了钱,肯定资产就增加了吧,也就是说资产和收入肯定是同增同减的,收入增加势必引起资产的增加。既然前面已经定下来资产的增加用借,那么收入的增加肯定不能再用借了,所以收入的增加只能使用贷。
然后看花钱。和收入是相反的情况,既然花了钱,那么公司的资产肯定要减少,也就是说成本费用增加的时候,势必引起资产的减少。前面说了资产的增加用借表示,那么反过来,减少就是用贷表示。所以对于花钱的业务来说,资产减少用贷表示了,那么“有借必有贷”,成本费用增加也就只能用借表示。
所以,对于利润表来说,收入的增加就是用贷表示,相反,减少就是用借表示。成本费用的增加用借表示,那么反过来,减少就用贷表示。
至于利润表中还有一个利润,所谓利润,其实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利润都是股东的,而和股东有关的钱,最终都是在所有者权益里面,所以利润其实就是所有者权益。比如,公司赚了钱,收入增加了,利润增加了,资产增加了,所以所有者权益增加了,写成分录就是:
借:资产
贷:收入/所有者权益
至于收入怎么变成所有者权益了,这个就涉及结转损益了,要写又能写很多,这里不赘述了。
最后,做个总结,如下图。希望我说的能够帮助你理解。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好,请不要吝惜您的赞,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在账本上本年利润借贷方怎么记?
账本上本年利润借方,登记由损益类科目的“损”类科目转来的本期发生额。和年底转入利润分配的盈利。 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成本 贷:销售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费用 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账本上本年利润借贷方,登记由损益类科目的“益”类科目转来的本期发生额。和年底转入利润分配的亏损。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账本上本年利润借方余额,表示本年亏损 账本上本年利润贷方余额,表示本年盈利
主营业务收入在借贷方哪方是指增加哪方是指减少?
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上述凭证是将期末利润结转到未分配利润1、损益类科目又可以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科目。
2、收入类科目贷方是增加,借方式减少。费用类科目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
3、收入类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
4、支出类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为什么发生营业外支出记在借方?
因为是支出的。
营业外支出借方表示企业支出的钱或物。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罚款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
“营业外支出”本身就是一个一级科目,属于“损益类”中的费用损失。其余额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经济业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记帐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帐原理:资产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增加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登记增加的方向也是余额的方向(收入、费用没有余额) 会计分录登记方法: 第一步:确定会计科目 第二步:确定科目性质 第三步:确定增减情况 第四步:确定借贷方向 第五步:确定金额 例如:接受某公司投入货币资金100万,款项存入银行,还有一项技术,价值200万。 分析:存入银行――银行存款一项技术――无形资产 接受投资――实收资本 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增加,且属于资产类帐户――借方 实收资本增加,且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 银行存款100万,无形资产200万。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帐原则,可知实收资本金额300万 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000000 无形资产2000000 贷:实收资本3000000 注意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考试时,会计分录请勿涂改! 一.筹资过程 1.接受**投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原材料;无形资产等)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原材料/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注意:假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要考虑以评估价入账. 2.资本公积核算 ①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②接受捐赠计入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原材料/无形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3.借款核算 ①取得借款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②偿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供应过程 1.采购原材料 ①借:材料采购—A材料(价款+各种税费-除了增值税) —B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价款*17%)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②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A材料 —B材料 贷:材料采购—A材料 —B材料 注意:发生共同性费用要注意分摊.(按重量或金额分配) 2.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价款+各种税费) 贷:银行存款 3.采购员差旅费 ①预借:借:其他应收款—某人 贷:库存现金 ②报销: (1)收到退回多余款借:管理费用 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 (2)支付不足款项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 库存现金 三.生产过程(料工费) 1.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产品(产品生产耗用数)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数)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耗用数) 销售费用(营业部门领用) 应付福利费(福利部门领用) 贷:原材料—××材料(发出材料总数) 2.工资核算(1)分配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性工人及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行管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应付福利费(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工资总额) (2)提取库存现金: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3)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3.福利费核算 (1)按规定提取时:应提取数=工资总额×14% 借:生产成本—××产品(生产工人的)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性工人及管理人员的)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和福利部门的)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人员的)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合计) (2)支付福利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制造费用核算(除了原材料、工资、福利费核算中产生的制造费用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折旧费:借:制造费用(车间的)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的) 贷:累计折旧 ②修理费:借:制造费用(车间的)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原材料 ③企业支付办公费、水电费、电话费等各项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车间的)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的)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④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 (1)一种产品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贷:制造费用 (2)两种以上产品(按工人工资或工时等分配)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5、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借:库存商品——××商品 贷:生产成本——××商品 6.期末账项核算(月底计提或摊销) 预收款项预收货款——预收帐款 预收租金——其他应付款 预付款项预付货款——预付账款 预付报刊杂志费等直接计入相关费用 ①其他应付款核算 3.1预收半年租金(包括这个月)3000 3.1预收借: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应付款3000 3月底借:其他应付款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 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900借:财务费用900 贷:银行存款900 四、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产品销售的核算: 1.销售产品,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支付广告费、展销费、送货运费时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3.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消费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城建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7%(或5%、1%)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3% (二)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 1.出售材料业务: (1)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材料成本时: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材料 (3)计算各种税金时:(同销售商品发生的税金) 五、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1.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1)取得营业外收入借:银行存款(等) 贷:营业外收入 (2)发生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2、将损益类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①将收入类账户转入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②将费用类账户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3、所得税的核算 ①计算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②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注意:本年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得出净利润(税后利润) ③上交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4、分配利润(据净利润提取一定的盈余公积及分配利润) ①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②分配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5、年终转帐: (1)将“本年利润”帐户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将“利润分配”其他各明细帐户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六、财产清查核算 1.固定资产清查 (1)盘盈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盘亏①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②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原材料清查 (1)盘盈①批准前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盘亏①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②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赔款或责任人赔款) 管理费用(合理损耗及收发计量错误引起等)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