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待摊费用,你真的懂吗?
一、长期待摊费用都有啥?
长期待摊费用是一类尚未消耗完毕,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后,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包括企业为新的生产线购置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费用、职工培训费用等,按照受益期限分期摊销。
二、长期待摊费用有什么用?
长期待摊费用将大笔支出平摊到各个会计期间,避免当期利润或费用出现大幅波动。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平滑利润:将大额支出分期摊销,避免当期利润大幅下降。
合理计提费用:将支出与受益期相匹配,避免当期费用过高或过低。
满足税收要求:部分支出符合税法规定,需要通过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才能享受税收优惠。
三、哪些费用不能入账长期待摊费用?
并不是所有支出都可以入账长期待摊费用哦!以下几类支出就不行:
摊销期限一年以内的费用:这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固定资产无关的费用:如研发费用、广告费用等。
一次性发生的损失:如资产减值损失、清算损失等。
四、长期待摊费用怎么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式和摊销期限一般由企业自行确定,但要遵循以下原则:
平均摊销:在费用受益期内平均分摊。
单位产出法:根据实际生产数量或产出量进行摊销。
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摊销。
五、长期待摊费用常被审计问啥?
长期待摊费用是审计的重点科目之一,审计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入账依据是否充分:有无相关合同、凭证和决算等支持性资料。
摊销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受益期和摊销原则。
摊销期限是否适当:是否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或合同剩余租赁期限相符。
摊销后余额是否真实:是否反映了费用尚未摊销的部分。
互动时间:
现在你对长期待摊费用是不是更了解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或疑问,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