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大财务报表,从财务报表怎么看出全部生产成本?
从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全部生产成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反映了企业期末存货的余额,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通过分析存货余额的变化,可以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2. 利润表:在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了企业销售产成品或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通过分析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可以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3. 现金流量表:在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了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所支付的现金。通过分析该项目的变化,可以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4. 生产成本明细账:企业通常会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记录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通过分析生产成本明细账,可以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的具体构成和变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只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个方面,如果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情况,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12月份的会计报表与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的区别?
月度财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年度会计报告除以上报表外,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利润分配表及所得税汇算表并通过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
如果汇算后调整应根据调整后报送。
什么是财务报表?
作为一名从事服务企业与商户的商务管理人员,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财务报表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方法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经营管理人员了解本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对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4、有利于满足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通过财务报表可以检查、监督各企业是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有无偷税漏税的行为。
财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对外报表和内部报表。
1)对外报表是企业必须定期编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财税部门等报送或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表。这是一种主要的、定期的、规范化的财务报表。它要求有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均属于对外报表。
2)内部报表是企业根据其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供其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财务报表。它不要求统一格式,没有统一指标体系,如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
2、按报表所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主表和附表。
1)主表即主要财务报表,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全面、完整,能基本满足各种信息需要者的不同要求的财务报表。现行的主表主要有三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附表即从属报表,是指对主表中不能或难以详细反映的一些重要信息所做的补充说明的报表。现行的附表主要有: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主表与有关附表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主表反映企业的主要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附表则对主表进一步补充说明。
3、按编制和报送的时间分类,可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中期财务报表广义的中期财务报表包括月份、季度、半年期财务报表。狭义的中期财务报表仅指半年期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是全面反映企业整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及年末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企业每年年底必须编制并报送年度财务报表。
4、按编报单位不同,分为基层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
基层财务报表由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是用以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汇总报表是指上级和管部门将本身的财务报表与其所属单位报送的基层报表汇部编制而成的财务报表。
5、按编报的会计主体不同,分为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
个别报表是指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具有控股关系的企业集团中,由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为主体分别单独编制的报表,用以分别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本身各自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资金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通过财务报表能看出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吗?
不请自来,如有冒昧,敬请原谅。
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看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1)上市公司业务分析,主要是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趋势和结构。可以了解一下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有哪些业务板块,这些业务板块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大白话就是每个业务板块是怎么赚钱的。具体的做法是,多下载几年这家公司的年报,至少5年吧,将它每个业务板块的销售量、销售额按趋势列出来,看看那个板块增长得快,那个板块增长得慢;然后看看业务结构,哪个是主要业务,那个是次要业务,这样从业务层面就可以了解这家公司的基本状况了。
(2)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主要包括盈利指标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分析、经营效率指标分析、经营现金流量分析等。核心是盈利指标分析,如净利率、毛利率、ROE等并配套经营现金流,有充足现金流的净利润才是有质量的净利润,其他是配合分析。分析盈利指标,如净利润、毛利润时,如果上市公司财报附注披露的信息充分的话,还能分析业务板块的净利润、毛利润和ROE,这个时候从趋势上就能够知道企业目前的核心业务是什么,企业可能会加大投入的业务模板会在哪里,
(3)行业分析。收集行业数据,分析该上市企业的市场份额,以便了解该企业的市场地位,同时根据杜邦分析法,按照ROE=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可以分析与行业比起来,这家上市公司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了大概的把握。
(4)企业治理、内部管理分析。了解企业的企业股权架构和组织架构,了解企业的不同股东及其股权比例,以及大股东从事的行业;了解不同的业务板块是如何在组织架构中进行分配的,以便了解公司的业务布局。
通过财务报表能看出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吗?他反映的是他想让你看到的那一部分,里面涉及的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动产的计量方法、坏账的计提、商誉的减值测试、固定资产的减值都是会计估计,很多主观因素在里面,然后如果有关联交易,有没有披露的关联方的话,操作利润还是很有空间的。
以上是本人浅显的认识,如有谬误,敬请原谅。
谢谢!
会计三要素与六要素?
报表: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现金流量表是一份显示于指定时期(一般为一个月,一季。主要是一年的年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财政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及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 Loss Account)如何影响现金和等同现金,以及根据公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角度作出分析。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帐单的能力。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六要素: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ies)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
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五官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
企业在一定怀集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