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需要什么软件,会计专业除做财务?
家族财富密码资深研究员九三认为:
会计是一门在所有经济管理类学科里面最实用的专业,没有之一。
无论从就业前景,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会计学都是左右逢源。
如果你是学的会计学专业,学到精深,恭喜你有一个预期很好的未来。
会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首选是财务或审计工作?是,也不是。
大部分会计学毕业的学生会受到身边人的经历影响,选择考注会,然后从事财务会计,审计工作,这当然很好,发挥专业特长,而且能很快上手,工作会有成就感。但是有三个因素会影响这样的工作情绪:
一是会计和审计长期和数字、表格打交道,容易引起工作的疲劳感,加上财务是所有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体现,需要限时出结果,加班的是家常便饭,所以财务和审计工作的疲劳感会随着工作时间增加而增加。
二是财务和审计基本上属于后台管理部门,而非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很重要,与业务部门的交流容易产生摩擦,财务、审计又非强势部门,经常受气,影响工作情绪。在绩效考核上,财务难以直接体现工作绩效,多数时候只能吃大锅饭,没有较好的奖励。当然以审计为第三方服务的职业除外,他们审计一单就是一个项目,考核很清楚,绩效可以明确。
三是财务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开发,一些初步或者规律性强的财务和审计工作,大部分都会被电子化的工具替代,财务和审计的工作越来越倾向于需要丰富经验,深入了解业务,能够对企业管理做出协助的角度来做。
所以,学会计,做会计不一定是很快乐和持久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机构来说,财务管理和控制绝对是重中之重。财务掌握着企业的资金命脉,就像人的血液一样。规范、经验丰富、深的领导信任的财务、审计人员,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做财务决不能监守自盗,以身试法,那就是自寻死路。
财务审计有荣耀,有风险,但是学会计绝不仅限于从事这两个职业。
金融,是很多学会计的优选行业,而且学会计的人做金融更有优势。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融通,资金盈余和稀缺双方对资金进行交易。学会计的对企业财务状况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企业财务预算和资金规划能够把握更到位,对资本市场也能比较好的做到宏观层面在企业微观层面的落地。例如,企业对外股权投资,不懂财务那就没法估值,就没法谈交易价格了。当然,金融不仅限于此。事实上很多学会计的人都做金融,做得很好。而且很多学金融的人,最后都要考注会,增强自己的会计实操水平。
学会计做行政管理比一般人更有优势。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头说,明朝因为缺乏数目字管理,所以慢慢的中国落后西方国家。不管这个结论正确程度,至少说明了会计是很重要的。在行政机构,尤其是现代的国家机关,除了公文,就是各类数字报表的管理,会计不是很有优势吗?
当然,还可以从学术角度,继续研究或者从事教育。
不一而足,会计是个好专业,学好了,你就无敌了。
家族财富密码:家族财富管理50人官方头条号,多位首席经济学家、985高校金融、经济学博士为您打开财富管理大门。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KeyToGlory),下载更多独家财经报告。
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家族财富密码),查看更多精彩问答。
会计用什么笔记本电脑?
会计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在选择时,主要考虑到性能、便携性和稳定性。以下是一些适合会计使用的常见笔记本电脑品牌和系列:
1. ThinkPad系列(联想):Thin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以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而闻名,适合于专业工作和公使用。
2. MacBook系列(苹果):Mac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具有流畅的操作系统、良好的性能以及良好的耐用性,适合于会计软件和办公应用。
3. XPS系列(戴尔):Dell XPS系列笔记本电脑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高质量的显示屏而受到好评,适合于处理复杂的数据和财务分析。
4. ThinkBook系列(联想):ThinkBook系列是联想推出的商务笔记本电脑系列,结合性能和便携性,适合于经常需要出差或办公的会计人员。
当然,最佳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具体需求和预算。在选择笔记本电脑时,建议关注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存储容量、显示屏质量、键盘舒适度和电池寿命等因素,并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做出决定。此外,了解并咨询其他会计专业人士的使用经验也是一个好的参考方法。
还可以考哪些相关证书呢?
自会计从业证书取消之后,会计人们彻底迷茫了一阵子,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在校生们,行业的准入证没有了,以后要靠什么在行业门口进行竞争?会计行业人员饱和,从业证书含金量不够,初级会计职称俨然要成为会计专业的同学必考的行业证书。
根据小编整理,目前会计在校生有210万人,主要为本科生和专科生,此处不考虑已经考过初级会计证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构成如下:
普通本科会计在校生60万人;
成人本科会计在校生33万人;
普通专科会计在校生87万人;
成人专科会计在校生30万人。
这200万会计专业同学无论原来是否持有会计证,如今都需要重新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因为我们无法预计未来行业会有怎样的变化,用人单位又会需要什么样的证书作为评定参考,会计人们能够做的,就是把眼前能够拿到的证书都抓在手里,以不变应万变。
2018年迎来初级会计职称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
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初级难度肯定要比之前的会计从业大,但和现有考试相比,难度不会有太明显的提升,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初级的考核范围会变广,之前从业涉及到的重点基础内容,依然要在初级考试中有所体现。
所以考生们备考初级会计职称,一定不要急于求成,首先学好基础知识,在报名之前,可以先学习预科班内容,对正式学习初级内容能起到加速作用。
2018初级考试备考计划:
初级考试一般安排在5月份,以往备考时间建议考生准备3-5个月,鉴于2018年初级考试面临变化,所以考生们需要尽量提前备考,建议备考计划如下:
1. 10月:初级预习,会计基础知识内容学习;
2. 11月-12月:初级会计实务,一遍轻一配合教材+一遍轻二;
3. 1月-2月:经济法基础,一遍轻一配合教材+一遍轻二;
4. 3月-4月:总复习,轻五大量做题+回顾错题+第二遍教材;
5. 5月:考试前,主要以回顾错题为主。
这个计划对于大部分考生都通用,尤其是白天需要上课的同学,按照此计划,每天抽出2-3小时学习,完全可以从容的考过初级会计。
2018初级考试报名时间: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报名时间预计在2017年11月左右,但是应该9月底之前官方就会发布考务安排,包括报名条件、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内容,考生们近期可以密切关注下最新消息。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改革,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同学们除了需要清楚自己是否必须取得初级证书之外,无需考虑太多,全身心投入备考即可,只要自己实力强劲,就不惧外界如何变化。
纪检部门经常用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从事过类似工作,还是比较熟悉的,可以系统的介绍一下
资产类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额度、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它应收款、坏账准备、在途物品、库存物品、加工物品、待摊费用、长期股权、长期债权、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累计折旧、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受托代理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
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交增值税、其它应交税费、应缴财政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政府补贴款、应付利息、预收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
净资产类累计盈余、专用基金、本期盈余、盈余分配、调拨净资产、盈余调整
收入类财政拨款、事业收入、补助收入、附属上缴、经营收入、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
费用类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补助费用、所得税费用、其它费用
这是比较全的会计科目了,事实上纪委在检查的时候一般也不会这么全,而且这些项目也不是每个单位都有的,只是说最全的检查,也就差不多这样了。
会计学专业学一些什么样的课程?
会计学专业是管理学门类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提议将会计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目前未知情况如何。该专业本科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人才,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对高中各科目的要求该专业对于高中的各个科目的要求并不是要求太高,相对来说对语文科目的要求是最高的,其次如果能掌握比较好的数学、计算机知识是更为理想的状态。如果涉及对外商贸方面领域,对英语科目也有一定的要求。
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会计软件应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税法、经济法、西方经济学、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国际会计、财务报表分析。
另外有些可能会要求选修会计制度设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会计、税务会计、会计专题研究、会计与审计案例、会计职业道德、行业比较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与审计法律专题、会计史、银行会计、管理咨询、会计与审计实务等部分的课程。
就业范围与升学考研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如果想考研的话,对应有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研究生专业可以报考,当然,跨专业考其它的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毕业生就业领域,可以是国家财政、税务审计管理部门、银行、学校、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投资机构、企事业单位会计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公司。
专业优势学校推荐会计学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大学、江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燕山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