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公式?
一、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Fixed Manufacturing Overhead Spending Variance)是指实际的固定制造费用和预算总额之间的差异。它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 预算固定制造费用
其中,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固定制造费用,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房租、设备维护等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是指事先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通常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制定的金额。
如果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低于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则结果为正数,表示节约了费用,有盈余;如果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高于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则结果为负数,表示超支了费用,有亏损。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只是一个指标,不能单独用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直接生产费用、间接费用、变动制造费用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公式: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成本=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如何理解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公式?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在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成本差异。
中申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5000元,预算工时为2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14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56?
1.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实际开支-预算费用 =5600-5000=600元
2.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应耗实际工时-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400-2100)*5000/2000=-1750元
3.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标准产量应耗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应耗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1400)*5000/2000=1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600-1750+1500=350元
请问什么是毛利呢?还有毛利率啊,是怎么计算的呢?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毛利率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商品大类分,有单项商品毛利率、大类商品毛利率、综合商品毛利率,按行业分,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毛利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建安施工企业毛利率、交通运输业毛利率、旅游饮食服务业毛利率,还有按区域划分的区域销售毛利率、按项目划分的项目毛利率等。
计算毛利率的毛利额和收入额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种方式划分的一定期间的毛利额和收入额,与某种划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间相对应,在计算毛利率时,收入和成本的计算口径与会计上的计算口径一致,对于工商企业,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收入,对于建安施工企业,收入为含税收入,特别注意的是,商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成本是按不含进项税额的单价计算确定的。 对于工商企业,毛利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数量因素,即销售数量的多少,另一个是质量因素,即单位毛利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酒水毛利计算表 毛利总额=∑[销售数量×单位毛利] =∑[销售数量×(单位售价-单位成本价)] =∑[分类销售收入×对应毛利率] =销售收入总额×平均毛利率 毛利率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化程度 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市场上没有这类产品,或少有这类产品,或产品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质量、功能价值要占有优势,那么产品的价格自然是采用高价策略,反之如果是经营大路产品或夕阳产业,市场比较饱和,那么只能是取得随大流的销售价格,取得平均的销售毛利。二企业的营销目的 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还是有其他别的原因考虑,如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则可能采取先以较低价格打开市场,待市场占稳后再根据市场认同度重新调整定价策略,如果是为了尽快地收回投资,企业可能以较高的价格打入市场,再进行逐渐渗透之策,市场对成熟产品通常是实行价高量小,价小量大的回报方式,如何在价格与销量之间进行平衡,以求得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进行营销策划所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三企业开发产品投入的研发成本的大小 现代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如能更快更好地开发出具有新兴功能的新产品,而产品在功能、使用价值及价格上存在优势,谁就能占领市场的最高点,企业的研发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发明创造成就多,受到专利保护所取得的利益就多,新兴产品在成本、功效上就有极大的优势,其产品毛利也大。四企业的品牌效应 如企业有知名度,比方说其产品具有驰名商标或地方知名品牌商标,其产品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这类产品的毛利通常也会比较高,反之对于杂牌商品,就算其质量很好,由于没有知名度,其产品毛利率通常不如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产品毛利率高,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知名品牌产品毛利属于中等水准,主要是靠较高的销售数量来赚取利润,而有些杂牌商品由于不支出广告投入费用,主要靠柜台以及人力拓展,由于其价格中广告成本不大,其毛利率反而很高。五企业投入的固定成本的大小 主要指固定资产上的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厂租的投入,这些构成固定制造费用,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反映了企业的进入门槛高低,企业为收回此巨额投资成本,也会提高其产品的毛利,反之如果企业投入的机器设备不多,或大多采取代工的形式组装加工,或委托加工,其销售利润要让一部分给协力厂商,其产品毛利也可能只是平均化的; 六企业投入的技术成本的大小 如企业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特别是发明专利和技术专利,而该专利产品无论在产品质量、产品功能方面比市场上原有同类产品均存有优势,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具有竞争上的排他性,自然具有加价能力,此时产品的毛利通常也比较高; 七产品的技术工艺复杂程度 用人的技术要求,人工成本的大小,产品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所用技工档次等级较高,其产品的毛利也自然会高,反之对于工艺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大都实行普工操作的大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多高的毛利。八应收帐款周转率高低 因为应收帐款会占用资金成本,而老板通常会把这个资金成本打进销售价格里去的,即是说如果是现销,钱货两清的交易,其成交价格相对要低得多,但凡是赊销,其成交价格相对现销来说要高一点,而销售价格高一点,则意味着毛利大一点,而销售价格低一点,则意味着毛利小一点,如果说某企业应收帐款的周转率较小,而毛利又不大,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情况,应对其成本或进销价格进行实质性审查。九企业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 一般来说,一种全新功能的新产品刚投放市场的前期毛利比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的扩大,竞争对手的加入,做的人越来越多,企业必然降价促销,同时伴随原材料及人工价格的走高,其销售毛利也会逐渐下降,这在保健品行业或高科技行业比较明显。十对产品主要部件的生产 是由企业自已解决还是委外加工,一般来说自行生产其毛利要高一点,主要零部件采取委外加工方式生产的企业,其利润要分一部分给协力厂家,此时企业的毛利相对要低一点。 上述关于毛利率的分析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也有例外的时候。 对于毛利率的分布,通常是高科技行业的毛利率比普通产业的毛利率高,新兴产业的毛利率比传统产业、夕阳产业的毛利率高,相对于同类产品,新开发的产品毛利率比原有老产品的毛利率高。编辑本段毛利率高低与帐务真假的关系 企业老板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老是做亏本的生意,毛利是企业经营获利的基础,企业要经营盈利,首先要获得足够的毛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毛利额大,毛利率高,则意味着利润总额也会增加,而利润总额是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企业交纳企业所得税和股东红利税的多少,都与企业的利润正向相关,根据增值税理论税负的相关原理,决定增值税的交多交少与企业的毛利率正向相关(参见词条“增值税理论税负”),企业为了逃避缴纳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通常会在企业外帐做假,可能通过虚增成本,或虚降售价的方式去降低企业帐面体现的毛利总额和毛利率,进而降低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的计税税基,以达到其偷逃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或股东红利税的目的,对于出口企业,通过价格转移方式降低毛利率,还可以获取多退税款的好处。 在进行审计税审稽查作业时,如发现一个企业的毛利率太低,或者与同行业同类产品相比低得太离谱,而其毛利总额刚好或不足维持其期间费用,帐面长期体现微利或亏损时,则其成本和收入的真实性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毛利率太低通常是虚增成本和收入隐匿的表现形式。编辑本段毛利的计算题实例 A、 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13.5元,不含税售价15元,请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毛利率=(15-13.5)/15*100%=10% B、 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800元,含税售价990元,增值税率10%,请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增值税率)=990/(1+10%)=900元 2.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900-800)/900=11.11% C、 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30元,厂商折扣5%,增值税率5%,毛利率设定为10%,请问该商品的含税售价是多少?(20分) 1.扣除折扣,得到不含税进价=30-30×5%=28.5元 2.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1+增值税率)/(1-毛利率) =28.5×(1+5%)/(1-10%)=33.25元 D、 已知某商品含税进价100元,厂商折扣5%,运输费用2元/件,增值税率5%,含税售价110元,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增值税)=100/(1+5%)=95元 2.扣除折扣,加运输费后,不含税进价=95-95×5%+2=92元 3.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增值税)=110/(1+5%)=105元 4.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 =(105-92)/105=12.3%固定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是指什么?
一、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指的是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固定制造费用包括固定制造开支和固定制造开销,而其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固定制造开支差异:这种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开支与标准固定制造开支之间的差异。固定制造开支是指不受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影响的固定费用,如设备折旧、房租、固定薪水等。如果实际开支超过标准开支,则形成了不利差异;如果实际开支低于标准开支,则形成了有利差异。
2. 固定制造开销差异:这种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开销与标准固定制造开销之间的差异。固定制造开销是指每单位产品预期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通常以标准时间或标准产量为基础计算。如果实际开销超过标准开销,则形成了不利差异;如果实际开销低于标准开销,则形成了有利差异。
3.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这种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总差异。它是上述两种差异的总和,反映了整体固定制造费用的偏差情况。如果总差异为正,表示实际费用高于标准费用;如果总差异为负,则表示实际费用低于标准费用。
通过对这三种差异的分析,管理层可以了解到实际费用与预期费用之间的偏差情况,并据此进行成本控制、效率改进和决策制定。
二、标准答案:固定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是指:效率差异、耗费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请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