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四分类?
一、我的答案会计准则四分类:
1、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一般原则;
3、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和计量;
4、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
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在准则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明确的问题,有些章节希望再补充些实例。
与此同时,2007年12月6日,内地和香港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根据两地准则等效磋商和谈判的结果,有些内容需要通过《讲解》的修订进行必要的补充。
根据上述情况,以《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二、 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是处理会计业务和评价会计资料质量的准绳,也称“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可由政府主管会计工作的机关(如我国的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也可由法律授权制定会计法规的机构支持的民间权威会计组织(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持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
会计准则一般分为企业会计准则、非营利单位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等几类。企业会计准则分为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三部分组成。
基本会计准则简称基本准则。它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对象要素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四项内容。
基本准则的特点是覆盖面广、概括性强,又可称为指导性准则。
在我国,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颁布的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的基本准则,2006年又对其进行了修改,冠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名称发布,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1997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这是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准则,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三、会计准则分四类1、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一般原则;
3、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和计量;
4、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说明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企业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方法等都必须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
基本会计准则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则。
具体准则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它必须体现基本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各具体准则之间的协调性、严密性及科学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内容包括哪些?
一、会计准则体系包括
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包含会计基础规范、会计法律规范、会计制度规范、会计道德规范。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
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
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是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
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它主要解决处理经济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帐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类似于以前的会计制度.
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规定了企业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内容和要求等。
2. 行业会计准则:是对某些特定行业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如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
3. 地方会计准则:是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如地方政府会计制度、公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
4. 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自行制定的会计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制定。
5. 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执行会计制度时制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处理原则,如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
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基础准则、行业准则、地方准则、企业自行制定的制度和政策等多个方面,以保证企业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基本会计准则包括哪些内容?
一、基本会计准则包括: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原则
3.会计要素及其相关内容,即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的规定;
4.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准则处于会计准则的最高层次,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
二、它们是:
1号——存货准则;
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4号——固定资产准则;
5号——生物资产准则;
6号——无形资产准则;
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8号——资产减值准则;
9号——职工薪酬准则;
10号——企业年金基金准则;
11号——股份支付准则;
12号——债务重组准则;
13号——或有事项准则;
14号——收入准则;
15号——建造合同准则;
16号——政府补助准则;
17号——借款费用准则;
18号——所得税准则;
19号——外币折算准则;
20号——企业合并准则;
21号——租赁准则;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准则;
24号——套期保值准则;
25号——原保险合同准则;
26号——再保险合同准则;
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
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
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
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
31号——现金流量表准则;
32号——中期财务报告准则;
33号——合并财务报表准则;
34号——每股收益准则;
35号——分部报告准则;
36号——关联方披露准则;
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
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准则。
会计政策一旦使用几年内不得变更?
一、5到10年。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企业会计人员长期以来习惯于按统一会计制度处理会计业务,即使是现在也很少真正理性地选择会计政策。这种状况,肯定难以适应未来企业会计发展的要求。因此,从现在起,人们有必要大力宣传会计政策,以期引起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重视。
二、企业的会计政策一使用一年内不得变更。一年后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进行披露。
2017新出台的会计准则?
一、2017年修订的六项《企业会计准则》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2017修订)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一一金融资产转移》(2017修订)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一一套期会计》(2017修订)
四,《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一金融工具列表》(2017修订)
五,《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一政府补助》(2017修订)
六,《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
二、企业会计基本准则2017全文
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
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决定,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项修改为:“(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