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就跟大家唠唠我当初搞明白2021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这事儿的过程。这东西,每年都可能有点小变动,不留心真容易搞混。
当时咋回事?
那会儿是2021年年中,我自个儿弄个小摊子,也是小规模纳税人。平时开发票、报税这些事都得自己盯着。之前一直模模糊糊记得是3%的征收率,但老听人说疫情期间有优惠政策,具体是心里没个准谱。
正好有笔业务要开票,金额不大不小,这税率要是弄错了,不是少交了麻烦,就是多交了吃亏。我就下决心得把这事儿彻底弄清楚。
我是咋一步步搞明白的
第一步:回忆和初步查找
我先是凭记忆,印象里小规模纳税人就是3%。但隐约记得好像听新闻说过有减免,具体是减到多少,忘了。我就先在脑子里过了下,没个确切答案。
第二步:上网搜
接下来就是最直接的办法了,上网查。我当时没直接搜“税率”,而是搜了类似“2021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政策”这样的关键词。搜出来的信息挺多,有点杂。有的说是1%,有的还提到了免征,还有的提到了5%的情况,看得我有点晕。
第三步:筛选和确认信息源
信息太多就得筛选。我主要看那些看起来比较官方或者比较靠谱的财税资讯平台发布的消息。特别留意发布日期,确保是针对2021年的政策解读。看到好几篇文章都提到,因为疫情影响,国家出了政策,从2020年就开始,把原来适用3%征收率的,降到了1%。这个信息重复出现,我就觉得靠谱度比较高了。
- 我记下了关键点:针对3%征收率的业务,2021年按1%征收。
- 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特殊业务,比如不动产租赁啥的,可能还是5%,这个得区分开。但我自己摊子的业务比较简单,就是普通销售,肯定不是5%那种。
第四步:核对官方口径(虽然不能直接看,但得找类似信息)
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想找找更权威的说法。虽然不能直接上税务局网站(我这儿就是模拟当时情况,就不放链接了),但我会去找那些引用了税务总局公告或者文件的解读文章。看到有文章明确提到了是根据哪个哪个文件规定,2021年期间(具体时间段我当时也看了下,覆盖了全年)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季度4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超过了,原来要按3%交税的那些业务,就统一按1%来征收。
这里我得捋一捋:
- 月销售额不超过15万(或季度45万):这是个门槛,没到这个数,直接免了,连1%都不用交。这个对我这种小打小闹的来说很重要。
- 月销售额超过15万(或季度45万):要是超了,那原来按3%交税的业务(比如我卖点小商品),就按1%交税。
这下心里就有底了。
实际操作和结果
搞明白之后,我就按照这个去操作了。我算了算我那个季度的销售额,还没超过45万,属于免征范围。所以那笔业务开票的时候,虽然是增值税普通发票,但税率栏可以填“免税”。如果是需要开专票的情况(虽然小规模很少自己开专票,但万一需要代开),或者销售额超了,那开发票和报税时就得用1%的征收率。
实践下来,确实省了点钱。 虽然1%和3%看起来差得不多,但积少成多嘛关键是弄明白了,心里踏实,报税的时候也不会提心吊胆怕弄错。
小结一下
我搞懂2021年小规模增值税这事儿,就是经历了这么个过程:回忆 -> 网上初步搜索 -> 筛选信息 -> 找准关键政策(1%和免税额度)-> 对照自己的情况 -> 实际应用。不复杂,就是要耐心点,多方确认一下,特别是涉及到钱的事儿,马虎不得。
这就算是当时的一个小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可能需要了解这段时期政策的朋友一点参考。税收政策这东西,确实得时时关注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