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就聊聊这个房产税的会计科目这事儿。刚开始接触财务那会儿,我对这玩意儿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往哪个科目里搁。自己摸索了实践了一阵子,总算捋出点头绪来了。
我看到“税”字,第一反应就是“税金及附加”这个科目。觉得这不天经地义嘛房产税,不就是税金嘛放进去准没错。但后来实际操作起来,发现情况好像没那么简单。
我记得那会儿我们公司自己有几处办公用的房产,每年都得交房产税。
我就琢磨,这房产税是我们公司为了正常经营管理发生的支出,跟我们日常的办公、管理活动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股脑儿全扔“税金及附加”,好像不太能准确反映这部分费用的性质。
然后我就开始翻书,也问了几个老会计。他们就提醒我,得看这房产是干啥用的。
第一步:搞清楚房产的用途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我就把我司的房产情况梳理了一遍:
- 自用的办公楼、厂房:这部分房产产生的房产税,主要是为了企业自身运营管理。
- 对外出租的商铺:这部分房产产生的房产税,跟我们取得租金收入是直接相关的。
这么一分,思路就清晰多了。
第二步:根据用途确定主要列支科目
搞清楚用途后,科目就好定了:
- 对于自用的办公楼、厂房,它们产生的房产税,我后来都是计入“管理费用”这个科目里面。因为这确实是为了企业日常管理和运营发生的。
- 对于对外出租的商铺,这部分房产税,因为它跟租金收入直接挂钩,更像是一种经营成本,所以我把它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
实际交税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先通过“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这个科目来核算。这算是个过渡科目。
第三步:实际账务处理的简单流程
具体做账的时候,我一般是这么走的:
1. 计提或申报的时候:
比如说,我根据税务局的要求或者我们自己的测算,这个月该交多少房产税了。这时候我就做一笔分录:
借:管理费用 (如果是自用的)
或者 借:税金及附加 (如果是出租的)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这么做,就把当期的费用或成本确认下来了。
2. 实际缴纳税款的时候:
等我从银行把钱交出去给税务局了,那就再做一笔: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贷:银行存款
这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这个科目一借一贷就平了,账也清楚了。
我记得刚开始有一次,我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房产税,全扔“税金及附加”了。 结果后来内部审核的时候,领导就问我,说咱们办公楼的房产税怎么也跑到“税金及附加”里去了,这块儿应该算管理成本。那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会计科目看着简单,实际用起来还真得结合业务实际情况来。房产税这块儿,最主要的就是区分自用还是出租,搞明白了这点,账目就清楚多了,也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我这实践下来,感觉这么处理是比较合理的,也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