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中级审计师考试,不少朋友都问我,这玩意儿到底难不难,好不好过。嗨,要我说,这事儿真没个准谱,得看个人情况。我,也算是过来人了,把我自个儿的经历给大伙儿说道说道,你们自个儿琢磨琢磨。
我是怎么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想当年,我还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里做着普通的财务工作,每天就是对着一堆数字,时间长了也觉得有点瓶颈。那时候就琢磨着,是不是得整个更有分量的证,给自己镀镀金,也算是个职业规划。听周围人提起过审计师,感觉挺专业的,而且好像发展前景也不错。刚好那会儿,中级职称对我们这种干财务的来说,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坎儿,能过去自然是好的。
于是乎,我就开始在网上扒拉各种信息。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的说中级审计师简单得很,稍微看看书就能过;有的又说难如登天,知识点又多又杂,通过率低得吓人。给我整得也是一头雾水,心里直打鼓。
备考的那些日子,苦不苦?
纠结了几天,还是一咬牙,决定考!毕竟光想不做,啥用没有。一旦决定了,就得干出个名堂来。
第一步,当然是买教材、报班。 我当时报了个网课,想着有人带着学,总比自己瞎摸索强。教材嘛就是那两本大部头,《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和《审计理论与实务》。拿到手一看,嚯,真不薄!
第二步,制定学习计划。 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提前差不多四五个月开始准备。因为平时还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看两三个小时书,做做题。周末时间就更长一些,至少保证半天时间泡在学习里。
第三步,啃书本,刷题目。
-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这本我觉得内容特别杂,经济、法律、财务管理啥都有。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云里雾里的,很多东西以前都没怎么接触过,特别是法律法规那块儿,条条框框的,记起来费劲。我的办法是先通读一遍,有个大概印象,然后跟着老师的课程走,把重点难点圈出来,再结合练习题去理解和记忆。
- 《审计理论与实务》:这本相对来说,跟我平时工作结合得紧密一些,但理论性也强,很多审计程序、方法、风险评估啥的,得理解透了才能做对题。特别是案例分析题,光背概念不行,得会用。我就把历年真题的案例题都找出来,一道一道地分析,看人家答案是怎么思考的,自己再琢磨琢磨。
那段时间,挺苦的。白天上班累一天,晚上回家还得打起精神看书。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犯困,拿笔戳自己大腿。朋友约饭、约出去玩,基本都推了。就想着,赶紧把这“磨人的小妖精”给拿下了。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几个知识点,比如内部控制的要素、审计抽样的方法,我愣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做了好多题才算真正搞明白。还有那些不断更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也得时刻关注,生怕考到自己不知道的。
上考场和等结果
考试那天,心里还是有点小紧张的。题量感觉还行,不算特别大,但有些题确实考得比较细,需要你对知识点掌握得非常扎实。做题的时候,时间分配也挺重要的,不能在一道题上磨蹭太久。
考完出来,感觉也就那样,不好不坏。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成绩。那段时间,时不时就刷刷网页,看看有没有消息。
终于,成绩出来了。两门都过了!那一刻,真是长舒一口气,感觉几个月的辛苦都没白费。
到底难不难,通过率咋样?
现在回过头来看,你问我中级审计师好考吗?
我觉得,它肯定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过的考试。 知识面广,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确实不少,特别是对非审计专业的或者工作经验不足的朋友来说,上手可能会有点难度。你看网上说的,通过率有的地方可能也就百分之二三十,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但是,要说它难到遥不可及,那也不至于。 关键还是看你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以及学习方法对不对路。如果你像我一样,肯下功夫,认真把教材吃透,多做练习,总结归纳,通过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说白了,这考试就像个筛子,它会筛掉那些没用心准备的人。如果你有扎实的会计基础,或者本身就有审计相关的工作经验,那学起来肯定会事半功倍。如果基础薄弱点,那就得多花点时间补齐短板。
至于通过率高不高,我觉得这只是个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对你个人来说,要么是0%,要么是100%。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信心,有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
我的建议是,别被那些所谓的“难”或者“通过率低”给吓住了,也别盲目乐观。 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然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去执行。只要你认真对待了,结果一般不会太差。
以上就是我个人考中级审计师的一些实践记录和心得,希望能给正在犹豫或者备考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加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