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对账才发现继续教育学分还差一大截,当时就有点懵。本来想随便找个平台糊弄过去,结果同事提醒说新规查得严,只能老老实实走正规渠道。
翻烂聊天记录找线索
先在朋友圈发了条求推荐的动态,立刻被做审计的老同学私聊轰炸。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千万别选小程序课,系统根本扫不出学分"、"直播课全是广告,讲半小时正课卖两小时保险"。逮住个在国企做总账的姐妹死缠烂打,她才给我掰开了揉碎了讲:
- 财政口子认准带"国家"俩字的官网,进去要人脸识别登录
- 省协会的课能抵学分但得手动申请折算
- 某会网校的实操课虽然贵点,考试能直接抵免
熬夜比价踩过的坑
按着推荐名单挨个查,光对比就熬到凌晨两点。某网校课程标价680,结果点进去弹窗说老学员特惠199;另一家搞买三送二算下来单科80,转头发现教材得另付运费。气得我直接打电话怼客服:"你们家标价是俄罗斯套娃?"
锁定三家备选:
- 老字号平台:课全但界面像上个世纪的
- 本地协会通道:价钱便宜但要蹲点抢名额
- 带客服的企业号:贵30块但能随时催进度
血泪教训总结
上周刚刷完学时,系统查完分才算踏实。给同行提个醒:
- 报名截图立刻存云端,我有同事遇到系统吞记录
- 选课看准"可抵免"红章,别像我白刷12节税法
- 千万别拖到半个月,那时候服务器卡到你怀疑人生
会计大姐跟我说的话挺在理:"每年掏个120块买省心,总比挂证强"。回头看着系统里亮起的"已完成"绿标,这钱花得也不算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