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我得从头唠唠,毕竟去年这时候我也在发愁中级证到底要啃多久。当时,工作摸鱼刷手机,突然看到同事朋友圈晒了个中级证,心里咯噔一下——不行,我也得整一个!立马打开网页查报名时间,结果发现离考试只剩仨月。心一横,拍桌就报了名,心里还美滋滋:三月突击?小意思!
头两周,现实啪啪打脸
书是买来了,崭新的塑料膜都没撕就供桌上当摆设。白天上班累成狗,晚上回家只想躺沙发刷短视频。过了一礼拜,翻开第一章,刚看两页眼皮就开始打架。第二周更绝,书里夹的书签都没挪过窝。这时候才觉出味儿来:照这么干,别说仨月,三年也够呛!
逼出个土法子:时间切割术
咱也不是啥自律大师,全靠笨招儿硬怼:
- 手机物理封印:每天晚饭后七点半,直接关机扔抽屉!钥匙塞孩子玩具箱最底下——懒到根本不想翻
- 碎片时间榨汁机:通勤地铁上死活不坐座位,站角落举着手机刷电子题库
- 厨房蹲坑两不误:冰箱贴粘满重点公式,蹲厕所就揣着速记手册背名词解释
最绝的是周末把孩子哄睡那半小时。以前跟着躺平刷朋友圈,后来直接盘腿坐儿童房地毯上,借着夜灯啃难点。有次孩子突然坐起来揉眼睛,吓得我当场把书塞尿不湿包装袋里——结果人家翻个身又睡了。
实践出的血泪时间表
- 早7:00-7:30:边啃包子边用APP刷30道错题(豆浆撒屏幕上三回了)
- 午休12:30-13:00:躲消防通道背操作流程(被保洁阿姨当成可疑人物举报过)
- 晚20:00-22:00:雷打不动的两小时啃书+做题(期间拒绝所有约饭、开黑)
这么硬核搞了六十多天,半个月简直人书合一。有回去超市买菜,看到价签第一反应是计算题题干,结账时差点脱口而出"选D"!
结果出乎意料
考完出成绩那天手都是抖的。点开网页看见分数自己都懵了——比合格线高了四十多分!关键是全程没熬过大夜,最晚十一点准点睡觉。掰指头算了算,刨去划水的前两周,实际有效学习时间满打满算就二百小时出头。
现在证已经揣兜里了,最大的收获倒不是那张纸,是终于悟透了:考试拼的不是时长,是你能不能把零碎时间榨出油来。下次谁再问考证要多久,我准拍着胸脯说:看你会不会把蹲马桶的功夫都算进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