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为啥想到要考注会?说实在的,我脑子一热就报名了。那会儿工作上没劲,天天敲键盘工资就那些,眼红别人搞财务能拿大钱,就想拼一把算了。
一、规划科目和周期得动脑子
开始前,我听说注会考试能累死人,得一门门搞。我就问了一圈网上的老考生,多数人说一般人得2到3年弄完,不是一口气全来。我坐那儿琢磨了半天:反正不能硬冲,否则累死自己。
- 科目组合:我先看了看考试课表,挑了些简单的搭配难的。比如头一年考个税法和经济法,这俩比较轻量级,不费神。
- 学习周期:多数人建议每年只搞两门,别贪多。我就定了这个计划:每年春天一门,秋天一门,中间还能歇口气。
- 工具辅助:没啥高级货,就用手机APP刷题,再加上书本死记硬背。天天抽出晚上一小时硬扛。
规划完,心里有点底儿,觉得这比硬考强。
二、学习实战过程就是拼体力
真搞起来才发现,规划好不等于轻松弄过。头一年,税法和经济法看起来简单,可背的东西太多了,我差点儿放弃。
- 起步阶段:刚开始看书就头疼,记不住术语。我就改成天天抄笔记,拿个本子一页页划拉。周末还得挤出时间,没咋玩过。
- 中途磕绊:考经济法时,题目坑人,一堆弯弯绕绕。多数考生都抱怨这事,我就跟着网上心得调整方法。比如换换题目顺序,先做会做的部分。
- 心态崩过:第二年考财务会计和审计,差点吐血。太耗时间了,晚上熬到两三点,白天上班跟行尸走肉似的。老婆说我像个疯子,我还顶嘴过几次。
过程里我学到个道理:多数人规划好也得扛苦日子。
三、考完后的心得:时间真是关键
总算耗了两年半才全过。一般人真不可能一年搞完,除非天才。我
- 花的时间:多数人建议2到3年,我实测两年半合理。要是再快,身体顶不住。
- 错误踩坑:中途贪多,第三年加了一门战略管理,害自己多费时间。早知道别瞎改计划。
- 总体感受:现在证书拿手里,觉得值了。但过程就是个磨人精,规划不好真会搞废人。建议新手参考我这种步调,稳稳当当来。
完事后,整个人轻松多了。这事儿告诉我:注会考试就是个马拉松,一般人得一步步跑,别老想抄近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