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资产通俗解释,经济学中什么叫做收入和成本的递延费用?
新的会计制度已经取消了递延资产这个科目,用长期待摊费用来代替这个科目。 也可理解为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按预计受益期间分期平均摊销,并以实际支出减去累计摊销后的净额列示。 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
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核算的账务处理
1、开办费的账务处理 开办费不包括:①应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②不属于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建所发生的支出;③筹建期内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总损溢、利息支出。 1)支付开办费用时,以实际支付费用入账: 借:递延资产--开办费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银行存款等 2)每月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递延资产--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指出
2、长期待摊费用的账务处理 1)发生长期待摊费用时 借: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2)每月摊销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什么意思?
递延指的是将未来的财务责任推迟到时间更远的未来。它在财务会计中指的是把应付的交易或事件改变到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而不是按照一般的财务会计要求在未来的第一财务报表中确认和报告。递延是一种报表会计技巧,可以把不利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报告改善到未来,以便获得更好的报表结果。
递延具有包容性,可以把业绩变成较好的状况,通过延迟记账和延迟报告,把某些有害的事件元素推迟到未来报告季度,而不影响未来的组织财务报表。此外,财务机构可以利用递延来改变和延迟著名的财务指标,以便留待未来报告季度改善业绩。
递延能够减少财务责任,但它也可能引起一些问题,例如业务操作可能被合理地推迟和隐藏,可能影响未来的财务报表完整性,以及由于财务会计人员将费用更新错误而对未来财务报表造成影响等。因此,组织在使用递延的时候,需要谨慎,应当充分认识和理解其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减少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递延是什么意思通俗?
递延的意思,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金额,保留递延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
在税率变化或开征新税时也不需调整由于税率的变化或开征新税对递延税款的影响。发生在本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各期发生的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按原发生的税率计算转销。
什么是递延资产递延收益?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企业在进行递延收益处理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与此相关的所得税问题。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该规定,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企业在以后期间收到政府补助金额,在年度所得税汇总清算时,符合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时应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企业在当期收到该政府补助金额。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首先确认一项资产和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延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收益的分摊的起点时"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递延收益分摊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报废、转让等),尚未摊销的递延收益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递延所得税值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递延所得税值为负数,意思是说税已经交清了,并且是超出了税收了,下次在交税时可以直接用超出的这部分负数值抵去应交的部分。
递延所得税:具体细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即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