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平时是怎么处理应付账款清账这摊子事的。这活儿,说复杂也不复杂,但挺繁琐,得细心点。
第一步:对账,没跑的事儿
每次准备清账前,我第一件事就是对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钱的事儿,马虎不得。
- 先把银行那边付出去钱的记录找出来,是网银转账截图也还是银行回单也罢,总之得有付款凭证。
- 然后,找出对应的供应商发票,还有当初采购部门下的采购单、仓库给的入库单。这几样东西得对得上,特别是金额、供应商名字,不能张冠李戴。
- 我会把付款金额和发票金额核对一下。有时候一笔钱付了好几张发票,或者一张发票分了好几次付,都得一一对应清楚。
这步对不齐,后面全是白搭,甚至还得倒回来重新弄,麻烦得很。
第二步:进系统操作,开始清账
对完账,心里有底了,就开始在财务系统里操作了。我们公司用的是一套系统,具体名字就不提了,反正大同小异。
- 登录系统,找到应付账款模块。一般会有个“付款处理”或者“清账”之类的入口。
- 找到要付钱的那个供应商。可以通过供应商编号或者名字搜。
- 系统里会列出这个供应商名下所有没结清的发票(也就是所谓的“未清项”)。
- 我会勾选上这回付款实际对应的那些发票。
- 然后输入付款信息:付款日期、实际付了多少钱、从哪个银行账户付的。
- 系统通常会自动算一下,看看你输入的付款金额跟你勾选的发票总金额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比如有折扣、或者抹零啥的,得处理下差异。
- 确认无误后,就点“过账”或者“保存”。
这时候,系统后台就自动生成了一笔会计分录,大概意思就是“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这样,欠供应商的账就减少了,银行的钱也少了,账就平了。
第三步:检查确认,收尾工作
系统里操作完了不算完,还得检查一下。
- 我会重新查询一下这个供应商的账目,看看刚才勾选的那几笔发票是不是已经显示“已结清”或者“已清账”状态了。
- 再看看供应商的总欠款余额是不是减少了相应的数额。
- 有时候还会顺便看看银行存款科目的余额变动对不对得上。
确保这些都对头了,这回清账才算真正搞定。
特殊情况咋办?
实际干活儿没那么顺溜,总会碰到点特殊情况。
- 比如,付款的时候供应商给了个现金折扣,那清账的时候就得把折扣金额也录进去,这部分一般会进财务费用。
- 还有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应付账款挂了好久,各种原因就是付不出去,或者根本不用付了(比如供应商找不到了、或者协商免除了)。这种死账、老账,处理起来就得另外走了,可能需要审批,转到“营业外收入”或者其他科目,不能简单地做付款清账。这得按规矩来,不能瞎搞。
应付账款清账就是这么个流程:核对单据 -> 系统操作 -> 复核确认。一步步来,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后面就顺当多了。这活儿就是这样,细致活儿,急不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