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帮亲戚公司跑银行承兑贴现的事儿,算是彻底领教了利率查询的水有多深。本来以为打个电话问几家银行就行,结果差点白扔两万多块钱进去。
掉进中介坑差点白扔钱
大清早先联系的某家"金融服务公司",电话里那经理嘴皮子贼溜,说什么跟全国银行都有合作渠道。给我报的年化4.2%,还拍胸脯保证全网最低价。转头打给工商银行某支行熟人,那边客户经理直接笑出声:"我们挂牌价才3.87%,你这中介TM赚你三层差价!"算了下50万的汇票,差价够买八百份盒饭了。
蹲银行官网挖隐藏入口
这下我学精了,抱着笔记本冲到家对面招商银行。大堂经理指着柜台旁边二维码说扫这个查,结果跳转的页面三年没更新过。干脆蹲营业厅角落刷各家银行官网,发现个规律:民生银行的利率藏在"供应链金融→票据服务→价格公示"三级菜单底下;中信银行更绝,得在官网搜框里手输"贴现价"才能弹出来。在建设银行企业网银登录界面角落,看见行小字写着"实时报价需认证客户可见",合着普通人连门都摸不着。
现场办业务遭遇变卦
下午两点顶着大太阳冲去某城商行,明明官网挂着3.95%的价,柜员敲了半天电脑说系统里是4.15%。我直接掏出手机打开官网截图,她扭头找主管嘀咕半天,回来讪笑着改口:"刚没注意看您是企业VIP客户"。最绝的是隔壁窗口大爷,举着手机里中介发来的4.5%报价单嚷嚷着要签约,拦都拦不住。
等真正放款到账已经下午四点,总结三条铁律:别信中介嘴里的"渠道价",十家里九家当你是肥羊;官网查价要死磕到底,至少翻三层菜单;打死都要当场核系统,那些"以实际审批为准"的套路话术,听见就直接换银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