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考这个理财规划师证的事儿。当初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得干点不能老原地踏步。
为啥突然想考这个?
起因也挺简单的。那段时间,自己手里攒了点小钱,不多,但也不少。就琢磨着不能光放银行里等贬值,得让钱生点钱?自己瞎琢磨,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发现水挺深的,各种产品五花八门,根本搞不明白。
再加上身边有几个朋友,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有的跟风买股票亏得哇哇叫,有的被所谓的“高收益”理财坑过。我就想,这理财的事儿,看来不是拍脑袋就能干的,得系统学学才行。正好那时候看到有这个“理财规划师”的说法,听着挺专业的,感觉学了这个,至少自己不会再瞎蒙了,说不定还能帮帮家里人和朋友。
具体咋弄的
下定决心了,就开始行动。
第一步就是找培训机构。这玩意儿网上一搜一大堆,看得眼花缭乱。我也没啥经验,就挑了个看着规模还行、评价也还过得去的报了名。交钱的时候还有点小心疼,毕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然后就是漫长的学习过程了。
- 上课:基本上是周末或者晚上,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老师讲得挺快的,内容也多,什么宏观经济、金融基础、投资规划、保险规划、税务规划,一大堆东西往脑子里塞。
- 看书:发了好几本厚厚的教材,那段时间包里天天背着,没事就掏出来翻翻。有些概念确实挺枯燥的,得硬着头皮往下看。
- 刷题:跟上学考试一样,少不了做题。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不停地练,主要是熟悉知识点和考试的套路。
那段时间确实挺累的,白天要上班,晚上和周末就扑在这上面。有时候学得头昏脑胀,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没事找事,但一想到当初为啥要开始,就又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接着就是考试了。
临近考试那几天,心里特别紧张。考场里挺严格的,气氛也挺严肃。考完之后,感觉也就那样,有些题拿不准,心里七上八下的。等成绩那段时间最难熬,天天刷官网看有没有消息。
拿到证之后
成绩出来了,过了!
拿到那个证书的时候,心里还是挺激动的,感觉几个月的辛苦没白费。这本证算是个敲门砖,证明你系统学过这些知识。
不过我也清楚,这玩意儿只是个开始。真正的理财规划,实践经验比证书重要得多。我主要是用学到的知识帮自己和家里做一些更合理的财务安排,偶尔也会跟朋友们聊聊,给点不成熟的小建议。真要说靠这个吃饭,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得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行。
这段经历还是挺值的。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也有了点提升。至少现在再看那些理财产品,心里能有点谱了,不像以前那样两眼一抹黑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