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一个事儿,就是这个“瓦格纳法则”,听着挺玄乎,我自个儿这些年观察下来,感觉挺实在的。不是说我去搞什么学术研究,就是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里,咂摸出来的味儿。
回想过去的日子
我记得年轻那会儿,我们这地方,经济也就那样,政府手里也没啥余钱。那时候大家对政府的要求也简单,能把路修平点,有个基本的治安,有个学校能上学,有个小诊所能看个头疼脑热,就差不多了。那时候镇上的办公楼也就那么一小栋,办事的人也没现在这么多。
亲眼看着怎么变
后来大概是零几年开始,经济慢慢起来了。先是开了几个厂子,后来又搞了点开发,外面来的人也多了,车也多了。这时候就有意思了,你会发现,政府花钱的地方明显变多了,也变大了。
- 路:以前的小土路、破水泥路不行了,得拓宽,得铺柏油路,甚至还要搞什么景观大道。
- 学校:原来的小学、中学不够用了,得扩建,还得建新的,教学楼、操场、设施都得跟上。
- 医院:小诊所满足不了需求了,得盖新医院,进新设备,请好医生。
- 公园绿地:以前荒地一片,现在得修公园,搞绿化,给大家提供休闲的地方。
- 还有各种看不见的:比如管理城市卫生的、维护市场秩序的、搞环保检查的,这些部门和人员也都在增加。
你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投入。我一开始也没多想,就觉得是发展了,应该的。后来慢慢琢磨,发现这背后有个规律。说白了,就是大家日子好过了,手头宽裕了,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就水涨船高了。你收入高了,就不满足于孩子挤在破教室里了,不满足于生病只能去小诊所了,不满足于出门就是尘土飞扬了。这些新的需求,都得政府来想办法满足,政府就得花更多的钱。
拦不住的趋势
而且随着社会越来越复杂,政府要管的事儿也越来越多。以前可能就管管治安、收收税,现在什么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文化建设,都得管起来。管的事儿多了,机构就得膨胀,人手就得增加,这开销自然也就上去了。
我算是亲身实践了或者说验证了这个“瓦格纳法则”讲的道理。就是经济一发展,人均收入一提高,政府的开支规模想不扩大都难。这好像是个挡不住的趋势,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钱花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花得值不值,那是另一个话题了,但这个增长的趋势,确实是我这几十年实实在在看到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