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这个残保金是怎么算的。前段时间轮到我处理这事儿,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后来折腾了一番,总算是把这个计算公式给弄明白了,捋顺了也就那么回事儿。下面我就把我自己整个过程给大家扒拉一遍。
摸索阶段:这玩意儿到底咋算?
刚接手的时候,我就知道公司得交这么一笔钱,但具体交多少,怎么算出来的,完全没概念。我就先上网大概搜了搜,各种说法都有,看得我更晕了。有的说按人头算,有的给了一长串公式。后来我问了问之前负责这块儿的老同事,又结合在税务局网站上找到的一些官方说明,才慢慢有点头绪。
搞清楚需要核心要素是关键
我发现,不管网上那些公式长啥样,核心的东西就那么几个。你得先把这些数找齐了,才能往下算。我当时就列了个单子,一项项去准备:
- 上一年公司平均有多少员工? 这个不是年底一个月的人数,而是要算全年的月平均人数。我是找人事要了每个月的工资表,把每个月的人数加起来再除以12,这样才准。
- 咱们这地方规定要安排多少比例的残疾人? 这个比例每个省、市可能不一样,得查当地的最新政策。我是直接在我们市残联和税务局的官网上查到的,咱们这边要求是1.5%。
- 上一年公司实际安排了几个残疾人就业? 这个不是说你觉得是就是,得是符合规定、有正规手续的那种,比如有残疾人证、签了劳动合同、正常发工资交社保的。我们公司正好安排了两位。
- 上一年员工的年平均工资是多少? 这个也好办,找财务要了上一年的工资总额,然后除以刚才算的那个年平均职工人数,就出来了。
套公式计算:一步步来
把上面这几个数都搞到手之后,计算就简单了。我当时理解的那个公式,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
你要交的残保金 = (上年平均员工数 × 当地规定比例 - 上年实际安排残疾人数)× 上年员工年平均工资
看着挺长,就是:
- 先算算按规定,你公司去年应该安排多少残疾人。就是用 上年平均员工数 乘以 当地规定比例。比如我们公司平均100人,比例1.5%,那理论上就该安排 100 1.5% = 1.5个人。
- 再看看你公司去年实际安排了多少人。我们是2个人。
- 然后用应该安排的人数减去实际安排的人数。注意,如果实际安排的比应该安排的多或者一样多,那这部分结果就是0或者负数。按规定,这种情况就不用交钱了。我们是 1.5 - 2 = -0.5。既然是负数,说明我们达标了,甚至超额了。
- 如果算出来是正数,比如你按规定该安排2个,实际只安排了1个,那差额就是 2 - 1 = 1个人。那就得拿这个差额人数,乘以 上年员工年平均工资,得出来的数就是要交的残保金。
我们公司因为算出来是负数,所以那一年的残保金就不用缴纳了。当时算出来这个结果,心里还挺踏实的。
收尾工作:申报与确认
算出来之后,不是自己知道就行了,还得按时去申报。现在基本都是网上申报,登录电子税务局,找到申报残保金的地方,把那些算好的数据,比如平均人数、平均工资、实际安排人数什么的填进去,系统会自动帮你再算一遍,核对无误后提交就行。如果是需要缴纳的情况,那就按系统提示的金额去交钱。
这个残保金计算,关键在于前期的数据准备要准确,特别是平均人数和平均工资,还有就是得搞清楚当地的具体政策比例。把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后面套公式计算和申报就顺理成章了。希望我这点实践经验能帮到大家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