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今天来聊聊财务费用分析这事儿。这玩意儿听着好像挺专业的,就是看看咱们口袋里的钱,除了买原料、发工资这些大头之外,还有哪些地方在悄悄溜走。
我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觉得财务费用嘛不就是付点银行利息,手续费啥的,能有多少?主要精力都盯在业务、生产成本上了。直到有一次,我们公司那阵子看着销售额还行,但年底一算账,利润就是不咋地,大家都有点懵。
老板让我瞅瞅咋回事,我就决定从头捋一遍。先把账本、银行流水、借款合同这些都翻出来,堆了一桌子。我就闷头开始看,一项一项地对。
扒拉细账
我先看的就是利息支出。咱公司当时有几笔贷款,这很正常对?但平时看报表,那个数字感觉不大。可我这回把一整年实际付出去的利息加起来一算,还真不是个小数目!这玩意儿是硬邦邦的成本,挣的钱还没捂热乎,就得先给银行分一块。要是借钱搞发展,这利息成本控制不真是能把人拖垮,哪怕你生意看着挺红火。
接着我又去看那些不起眼的手续费。银行转账要钱?账户管理费要钱?还有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单看一笔,几块几十块的,真不起眼。但我把它们一年到头汇总起来,我勒个去,也不是个小数字!这就像蚂蚁搬家,一点一点地,也能搬走不少粮食。这些小钱,累积起来也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流失。
我们那时候还没太多国外业务,所以汇兑损失这块影响不大。但我也知道,有些做外贸的朋友,就特别头疼这个。汇率一波动,昨天还赚钱的单子,今天可能就亏了。这也是财务费用里头一个需要盯紧的点,特别是对有跨国生意的公司来说。
捋清思路
把这些都扒拉清楚后,我就做了个简单的汇总:
- 利息支出: 大概占了多少。
- 各种手续费: 加起来有多少。
- 汇兑损益: 我们这块是正是负,影响多大。
- 其他相关费用: 零零碎碎的还有哪些。
这么一列出来,问题就清楚多了。不是单一哪个项目特别吓人,而是好几项加在一起,确实吃掉了不少利润。这下子,为啥看着销售不错、利润上不去,心里就有底了。
搞清楚这些之后,就不是光看着数字发愁了。我们开始琢磨:这些贷款的利率是不是最优的?有没有可能跟银行谈谈条件?那些零碎的手续费,是不是可以通过优化账户管理、或者集中支付来减少?
所以说,这个财务费用分析,对我来说,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一次实打实的“翻箱倒柜”,把钱花在哪儿了搞清楚。这过程虽然有点枯燥,但结果挺实在,直接帮我们找到了省钱、或者说止损的方向。你不去细看,那钱就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这回经历也让我明白,管好公司,这些细节真不能放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