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实践的“小规模计提税金及附加会计分录”,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真要自己上手,还是得琢磨琢磨。
老板跟我说要开始自己做账了,让我先摸清小规模的税金及附加怎么算。我当时脑袋嗡一下,心想:“完犊子,书本上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 没办法,硬着头皮开始回忆,找资料。
我得搞清楚小规模纳税人是怎么回事儿。简单说,就是那种规模比较小的公司,算税的时候不能像一般纳税人那样用销项抵扣进项,而是直接用收入乘以一个核定的税率。
然后就是确定具体要交哪些税。一般来说,小规模要交的主要是增值税和附加税。这个附加税,它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这几个是跟着增值税走的,增值税交多少,它们就跟着按比例算。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计算了。我那家公司是按季度申报的,所以我就按季度来算。比如这个季度,我们总共的销售收入是10万块,增值税税率是1%(现在小规模很多都是1%),那么增值税就是10万 1% = 1000块。
附加税,就得看当地的具体规定了。一般来说,城建税是增值税的7%,教育费附加是3%,地方教育附加是2%(各地可能不一样,得查清楚)。这个季度的附加税就是:
城建税:1000 7% = 70块
教育费附加:1000 3% = 30块
地方教育附加:1000 2% = 20块
总的附加税就是70 + 30 + 20 = 120块。
OK,税额都算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做会计分录了。这部分挺重要的,要是分录搞错了,账就乱套了。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借:税金及附加 1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70
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3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20
这笔分录的意思就是把本期应该交的税金及附加先计提出来。
等到实际交税的时候,再做一笔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70
借: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30
借: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20
贷:银行存款 1200
这笔分录就是说我们实际交了税,银行账户里的钱减少了。
整个流程走下来,感觉还挺清晰的。这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税率变动、政策调整等等。还得 постоянно изучать и практиковать,才能把这块儿搞明白。
对了,再啰嗦一句,做账一定要仔细!数字可不能马虎,不然到时候对不上,可就麻烦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