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什么科目,递延收益是什么科目?
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科目。
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什么科目属性?
1、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是资产、负债科目属性。“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3、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负债与资产的处理相反。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财务报表上也有这两个项目的列报。
如果一个事项未来能让企业少交所得税的,就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一个事项未来会导致企业多交所得税的,就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那么是金额怎么确定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拿这个事项产生的金额乘以未来确认这笔所得税期间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举个例子,比如今年亏损了100万,这个100万可以在未来5年弥补,弥补亏损的时候可以减少弥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少交企业所得税,这个时候这个事项就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假设公司预计明年可以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所得税率。那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金额就等于15万(100*15%)。
再比如,对固定资产来说,新的政策是说小于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是要注意,这个只是税务上允许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会计上依然要分期折旧。这个时候会导致会计上这个资产还有价值,但是税务上已经全部计入成本费用了,资产没有价值了。这个时候就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假设这个固定资产就是500万,未来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那么购进固定资产的当年就要确认125万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而且注意未来每年都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调整的金额就相当于每年会计上计提的折旧金额*税率。
递延所得税是作为会计上当期所得税的调整,比如上面固定资产的例子,税务上不作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直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抵减了当期所得税费用。但是会计上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还原这笔所得税费用。
再举个具体例子来理解,假设当期收入就是500万,没有其他成本费用,就买了一台500万的固定资产。税务上,今年是不用交税的,所得税费用是零,因为500万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了。但是会计上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还原125万的所得税费用。财务报表上会看到,仍然有125万的所得税费用。假设固定资产按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所有有关数据列示如下图。
根据上面的例子,其实也提供了我们另外一个考虑递延所得税的思路。那就是如果一个事项在今年汇算清缴时调增或调减了,未来需要做反向操作的,那么就需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就比如上例,固定资产购入当期,税务上一次性折旧掉了,调减了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每年汇算清缴时,都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会计上每年计提的折旧金额。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本文,请不要吝惜您的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