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周转率,已知一个企业某一年的应收账款如何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周转天数是多少天?
周转天数的计算方法: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
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
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存货平均金额)/销售成本={360*[(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具体转换可参考例二。
存货周转次数也称存货周转率。
例一
甲公司2007年度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则:
存货平均金额=(50万元+30万元)/2=40万元
存货周转率=200万元/40万元=5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天/5次=72天
例二
乙公司2008年6月的销售成本为80万元,存货期初额为150万元,6月当期存货130万元。则:
存货平均余额=(150万元+130万元)/2=14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80万元/140万元=0.5714次
存货周转天数=30天(因为只有6月只是1个月,计算时按30天/月计算)/0.5714次=52.5天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库存的管理应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乎企业资金链的运作。
应收账款多少合理?
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在7.8以上比较合适,这是社会各行业的平均值,而这个数值在15.2以上则是表现良好,在24.3以上则是表现优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会有较大的区别:比如说建筑业平均值为4.2,房地产业平均值为3.8,批发零售业平均值为8.9,住宿餐饮业平均值为8.3,轻工业平均值为6.0。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有理论公式和运用公式之分,所以其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1、理论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2(当期销售净收入-当期现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00%,其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2、运用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2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他应收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5天/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公式中的“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以后的计算也是如此,除非特别指明,“销售收入”均指销售净额。“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它是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
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怎么算?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天/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