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费用该如何计量?
- 递延所得税费用与所得税费用分别是什么关系?
- 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需要结转吗?
- 会计折旧和税法折旧为什么既会影响当期所得税又会影响递延所得税呢?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费用该如何计量?
数学不行,无法回答你,抱歉🐷
递延所得税费用与所得税费用分别是什么关系?
一、递延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关系:递延所得税费用金额=应交所得税金额(按税法算的)-应交所得税金额(按会计准则算的)也就是说,会计算的所得税大于税法算的所得税,暂时少交税,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与所得税费用的关系会计计算出的所得税后,考虑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后,调整所得税费用,即得税法计算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按会计准则计算的)+(或-)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调整额)=所得税费用(税法计算的)
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需要结转吗?
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通常不需要结转,因为它是一个临时性账户,用于记录由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或者企业的某些交易或事项的税务处理方法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存在暂时性差异。此时,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将其记录在递延所得税费用账户中。
在会计期末,企业需要对递延所得税费用账户进行调整,以反映其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如果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为正数,则需要将其结转到所得税费用账户,以增加所得税费用;如果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为负数,则需要将其结转到所得税费用账户,以减少所得税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只是一个临时性账户,其目的是为了反映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并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因此,在会计期末,企业需要将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结转到所得税费用账户,以反映其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而不是将其结转到其他账户。
会计折旧和税法折旧为什么既会影响当期所得税又会影响递延所得税呢?
具体来说都是对资产的折旧,定义上没有区别,原理也没有区别,只是说法有所不同,直线法只是税法折旧的方法,其原理与会计上的平均年限法一样。
实务中,对于同一项资产税法和会计的折旧规定有可能会不同,于是就会出现税法与会计上对于所得税的确认的差别,这就产生了所得税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一项固定资产买价80万,会计上折旧年限为8年,税法上为10年,税法与会计的折旧方法相同,都是直线法计提。那么税法年折旧额为8万,会计为10万,产生2万的差异,这个差异便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本年会计利润为100万,那么所得税做账:应纳税所得额=100+2=102万(税法)
应交税费=102*25%=25.5万(会计)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借:所得税费用 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0.
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