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聊聊我捣鼓“权证创设”这事儿的经历。一开始我也不懂这玩意儿是就听着挺高大上。后来自己下场扑腾,才慢慢摸着点门道。
初识与摸索
最早接触这词儿,还是因为看到有些权证,明明看着交易挺火爆的,价格却好像有只无形的手在压着,涨不太动,或者涨到一定程度就下来了。我就纳闷,这背后有啥道道?后来跟一些老鸟交流,又自己翻了些资料,才晓得有个叫“权证创设”的机制在里头。
简单说,就是有些有实力的券商,他们可以“造”出一些新的权证来。 这跟我一开始想的,权证发行完了就那么多,完全不一样。我当时就想,这不是随便印钞票嘛那价格还不乱套?
深入了解过程
后来我才搞明白,这“创设”不是凭空造的。券商要创设权证,得拿出真金白银或者对应的股票做抵押。 打个比方,就像之前他们说的,比如要创设1000万份武钢的认购权证,那券商就得先在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那边(就是管这些登记结算的地方)开个专门的户头,然后把对应的1000万股武钢股票存进去当“押金”。这样,万一这权证到期了,持有人要行权,券商就有足够的股票给人家。
我当时琢磨这事儿,感觉就像是市场上原来只有100个馒头,大家抢着买,价格就容易上去。现在好了,有几个大户(券商)一看,馒头不够卖,价格太高了,他们就自己也开始做馒头往外卖,他们做馒头也得有面粉(对应的股票)才行。这样一来,市场上的馒头供应量就增加了,价格自然就可能被平抑一些。
这创设机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权证的供应量,别让价格炒上天,起到一个稳定市场的作用。 我之前还看到过一些规定,说是哪些权证可以创设,哪些不行,都有讲究的。不是随便一只权证,券商想创设就能创设。
实践中的观察与体会
虽然咱小散户自己干不了创设这活儿,但了解了这个机制,对我后来观察和操作权证还是挺有帮助的。比如:
看到某只权证溢价率特别高,市场炒作情绪浓的时候,我就会多留个心眼,寻思着是不是快有券商出手创设,给市场降降温了。这时候追高就得特别谨慎。
反过来,如果一只权证基本面还行,但因为创设导致短期内供应量大增,价格被打压得比较厉害,那可能反而是个观察的机会。这得具体分析。
我还特地去查过一些数据,看看哪些券商比较活跃于创设业务,他们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出手。虽然这些信息不一定能直接指导我赚钱,但至少让我对市场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权证创设这玩意儿,就是给过热的权证市场加了个“减压阀”。 作为普通投资者,虽然我们不直接参与创设,但理解它的运作方式,对我们判断市场情绪、把握交易节奏还是挺有用的。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看到价格异常波动就一头雾水,瞎猜一气了。
整个过程,从一开始的好奇、不解,到后来主动去学习、去观察,再到慢慢形成自己的一些判断逻辑,也算是个挺有意思的实践探索。金融市场里的东西,真是得活到老学到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