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来聊聊这个期货交易。一开始我听到“期货”这两个字,也是一头雾水,感觉特高大上,又有点神秘兮兮的。后来自己摸索了一阵子,才算是摸到点门道。
最初的接触与好奇
最早知道期货,还是从一些财经新闻里瞟到的,说什么原油期货、黄金期货价格波动啥的。当时我就琢磨,这玩意儿跟股票有啥不一样?股票咱还知道是买个公司的股份,那期货买的是未来的货?听着就玄乎。
后来有个朋友,他自己瞎琢磨,说想试试水。我看他研究得挺投入,也就跟着凑热闹,想搞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他跟我说,简单理解,就是现在花钱,买一个未来某个时间点以某个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东西的“权利”或者说“合同”。
我的实践第一步:开个户试试
听着还是有点绕。我就想,光听不说傻把式,自己试试才知道。我就开始找期货公司开户。现在方便多了,很多都支持网上办。我记得当时准备了一堆资料,身份证照片,银行卡信息,还得做个风险评估问卷,答了不少题。填完一堆东西,签了几个电子协议,折腾了小半天,总算是把户开下来了。
开完户,我往里面转了点小钱,不敢多,就想着先体验体验。毕竟听人说这玩意儿风险不小。
第一笔“交易”与初步理解
账户里有钱了,我就开始看交易软件。哇,里面各种品种,什么玉米、大豆、螺纹钢、PTA……看得我眼花缭乱。每个品种后面都跟着一串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合约月份。
我选了个相对熟悉,感觉波动可能小点的农产品,比如玉米。然后我就试着下了一单。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觉得价格看起来不高,先买一手“看多”,也就是赌它将来会涨。点下去之后,心情那叫一个紧张,眼睛就没离开过那个价格跳动。
这时候,我才慢慢琢磨过味儿来。这个“一手”,它不是说你真就买了一车玉米放家里。它是一份标准化的合约。比如一手玉米可能是10吨,合约里规定了品质、交割地点、交割时间等等。咱这些小散户,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冲着真要那批货去的,就是赚个差价。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用保证金交易。意思就是,我买一手价值好几万的玉米合约,可能只需要交几千块钱的保证金就行了。这就叫杠杆。好处是如果方向看对了,能用小钱撬动大利润;坏处也显而易见,要是看错了,亏起来也快,可能本金很快就没了。
摸索中的体会与感悟
后来我又尝试了几个不同的品种,有赚有赔。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玩意儿真不是瞎蒙的。你得对你交易的那个品种的基本面有点了解,比如天气对农产品的影响,政策对工业品的影响等等。还得学着看那些K线图,研究点技术分析。
我还搞明白了,期货市场最初设立的目的,是给那些生产企业或者需要用这些原材料的企业提供一个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比如一个玉米加工厂,怕未来玉米价格大涨,他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先买入玉米期货合约,锁定一个成本。农民伯伯怕未来玉米价格大跌,也可以卖出期货合约,提前锁定一个卖价。我们这些在里面倒腾差价的,算是投机者,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
要问我什么是期货交易,按我自己的实践理解,就是:
- 它是一种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活动,这个合约约定了未来某个时间点交收特定商品(或者金融资产)。
- 它是保证金交易,有杠杆,风险和收益都被放大了。
- 它既可以是企业用来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工具,也可以是个人用来投资(或者说投机)的手段。
整个过程下来,我感觉就像是从完全不懂,到小心翼翼地尝试,再到慢慢理解规则,形成自己的一些初步看法。这中间少不了看书、看资料、跟人交流,也交了点“学费”。但搞明白一个新事物,这个过程本身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还是那句话,这玩意儿风险不低,新手进去可得悠着点,先学习,再少量尝试,别一开始就想着发大财,那多半是要栽跟头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