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有粉丝问东奥的课咋学才能考高分,这事儿我还真有经验!去年准备中级会计那会儿,我也是一头扎进中华会计网校,报了个东奥的班。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我是咋折腾过来的。
一、老实说,刚开始跟听天书似的
刚点开基础班视频那会儿,我人都傻了。老师讲借贷、讲报表,满屏都是字儿、图。我瞪着屏幕看了十分钟,感觉脑子嗡嗡响,连分录是啥玩意儿都没整明白。
咋办?我就硬着头皮往回拉进度条! 同一个知识点,听一遍不懂?我就听两遍、三遍,还跟着抄板书。笔记本第一页被我写得跟鬼画符一样,全是自己瞎琢磨的理解——“收到钱就是借,花出去就是贷?好像不对...卧槽,老师刚说反了!” 来回折腾了几礼拜,笔记才慢慢像个人样。
二、光听不行,题海战术才是硬道理
过完基础班,我以为自己行了。结果题库随便挑了套题做,单选对一半,多选直接扑街!当时真想摔笔——感觉课都白听了。
后来我琢磨出个土法子:
-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刷50道题,专门挑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这些魔鬼章节虐自己。
- 错题直接截图甩手机相册里,吃饭拉屎都翻出来看两眼。
- 攒够十道同类型的错题,就重新翻讲义,把那块的网课再啃一遍。这么整了俩月,我的错题相册从500张删到只剩30来张。
三、冲刺阶段玩的就是心态
考前一个月慌得要死,模拟卷成绩忽上忽下。有一天做合并报表大题,卡壳两小时,气得我把草稿纸全撕了,躺床上挺尸。
第二天爬起来干了两件事:
- 把之前最怕的所得税大题挑出来,手抄解题套路贴墙上,刷牙都要背两遍。
- 固定每天下午两点掐表做卷子,手机扔客厅,闹钟定死90分钟,就当正式考试来练。练到后面,看到题目的“陷阱字眼”直接条件反射——比如“可能”“应当”这种词,眼皮跳着都要划重点。
四、考场上全靠肌肉记忆
上考场,手心全是汗。但真翻到卷子那刻,我直接乐了:合并报表题跟我撕掉的那张模拟卷长得贼像!连数字都差不多!当时差点在考场笑出声,手抖着写完一笔。
成绩出来那晚,我盯着屏幕上89分的数字愣了三分钟。我老婆说我抱着手机坐沙发上傻笑,后半夜都兴奋得睡不着——鬼知道这半年我熬了多少夜!
说到底,啥高分技巧都是虚的,课得死磕,题得硬刷,错题得翻烂。东奥那些资料是好东西,但得榨干了用。管他多难的课,往死里折腾总能整明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