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大坑的过程
今儿下午翻账本对税,突然想起去年年底食堂那批采购的发票好像有点问题。掏出去年的记账凭证,一行行捋着看——好家伙!采购大米的增值税专票,居然按办公用品给认证抵扣了!我当场就骂出声了:这账当时谁做的!(对,是我自己做的)手心立马冒汗,要是被税务揪住就惨了。
踩坑的根本原因
赶紧拉上财务小姑娘复盘去年情况。我俩把食堂采买、员工体检、过节发福利的单子全翻出来摊在桌上,一张张对着凭证查。发现三个要命问题:
- 发票乱贴标签:食堂买的食用油,供应商开票直接写"食品",我图省事全塞进"办公耗材"里抵扣
- 福利费混着用:给员工买的口罩消毒液,和办公室打印纸混在同一张采购单入账
- 季度末忘记筛:去年12月忙疯,福利费单据积压着没单独剔出来转税
小姑娘指着凭证直哆嗦:"姐你看这筐苹果的专票,税额168块还挂着!"
死磕出来的笨办法
折腾到晚上七点,总算搞明白问题出在哪了。心一横把近半年的账重新理一遍,还真给我磨出三大招:
第一招:账本开专柜
直接在账本撕开张新页面,大红笔写上"福利费专户"。现在只要看见"食堂""员工福利""体检"字眼的发票,统统塞这个筐里。上个月采购部交来一叠健身房年卡发票,我唰唰全扔进专户,再也不用在一堆"管理费用"里扒拉了。
第二招:月末三连拍
现在每到28号,固定干三件事:
- 翻出本月所有带"餐""福利""补贴"的单据摊地上
- 打开税务认证平台点"未勾选"
- 逐张核对发票号码打√
上周为中秋福利采购的200盒月饼,专票684块税额,一分钟就转出来了。
第三招:季度末放大招
每季度五天,把"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管理费用-福利"这几个科目账本全搬出来。我和财务左右开工:我念凭证编号,她对着电脑查抵扣记录。光九月就揪出三张漏网的体检费专票,税额拢共327块。搞定后浑身轻松,扭头点了两杯奶茶压惊。
血泪换来的真香
这套笨办法跑了小半年,最明显的改变是:再也不用半夜翻账本了!以前每次报税前都提心吊胆,现在对着"福利费专户"扫两眼就踏实。上周税务来喝茶,翻完账本居然夸我们科目理得清爽——天知道去年这时候我还在手写调账说明写到凌晨三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