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地铁上刷手机,看见个以前同事辞职创业的朋友圈,突然感觉后脑勺挨了一闷棍——这机会成本的概念,我咋就从来没仔细算过自己的账?回家立马翻出小本本开搞。
一、先拿自己开刀
上周末我不是纠结了半天嘛是去吃新开那家158的火锅,还是宅家看新出的电影?当时觉得就百来块钱的事有啥好想的,选了火锅。现在打开手机计算器啪啪一按:电影票35,剩下123块够我买两斤排骨炖三天汤。更亏的是,火锅店排队两小时,电影开场前我本可以去楼下把堆积的快递全拿了!这一堆隐形的亏,啧,当时脑子就是没转过来。
二、给邻居大爷算账
刚下楼倒垃圾碰上隔壁老王,他正捶胸顿足说错过去年股市行情。我把他拽到楼道长椅上唠:"您去年那会天天蹲超市门口抢鸡蛋是?"大爷点头如捣蒜:"可不是!三毛钱的差价!" 我掏出手机给他看去年股票走势图:"您那仨月要是少排几次队,拿这两万块买这个理财,按现在大盘涨的20%算..." 大爷眼睛突然瞪得跟铜铃似的:"四千?!我抢三百趟鸡蛋才省90块!"
三、最扎心的实战
真正把我拍醒的是昨晚的事。前阵子公司接了个急活,领导说加班给三倍工资。我盘算着周末两天能多挣1500,美滋滋扛着电脑回出租屋。结果昨天下午甲方突然改需求,全组人通宵重做方案。熬到凌晨三点时同事小李私聊我:"大哥,咱上个月拒绝的那个线上培训课...昨天群里说有人靠课程案例直接跳槽涨薪30%了。" 我掐指一算,按我现在的薪资水平,30%等于每月少赚4000!再看眼前这堆要重写的代码,肠子都悔青了——为眼前多挣1500,丢了个涨薪的大山头!
四、现在的操作手册
现在我手机桌面多了个便签:
- 看见能摸着的钱(比如加班费、促销折扣)先别乐
- 马上问自己三句话:
- 干这事要耗我几小时?
- 这时间本来能搞啥别的?
- 那个"别的"最值钱的是
昨天买菜时就用了这招。超市满100减15,但排队得40分钟。转身去菜市场虽然贵20块,但省下的时间把拖了半月的简历更新了。你看,这20块买的是跳槽机会的敲门砖,值爆了!
对,那个辞职创业的前同事?我今早偷偷算过了,他放弃的月薪够我吃三年火锅。所以刚才给他朋友圈点了赞,但坚决不问项目详情——知道多了我怕自己心态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