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公司来了批新电脑,老板让我走报销流程。我兴冲冲填了费用单子递给财务,结果下午就被主管叫去训话。原来这笔钱不能当普通开销处理,得算资产入账。当时我就懵了,这不都是花钱吗?还能分出花来?
从搞错报销单开始
那天我抱着三张发票冲进财务室,把电脑费用和这个月网费、物业费全混在一起报销。会计大姐翻着单子直叹气:"小伙子,你这乱炖?"她抽出网费单子说:"像这种当月用完就消失的,叫费用性支出。"又指着电脑发票:"这玩意儿能用三五年,属于资本性支出,得走固定资产流程!"
我蹲在打印机旁边改单子时突然开窍——这不就像买菜和买锅的区别嘛晚上买条鱼做完吃掉(费用性),跟买个砂锅能用好几年(资本性),根本是两码事。
自己动手做实验
回家翻出我的奶茶店小账本做实验:
- 费用性支出:月初买了200斤珍珠粉圆,到月底全做成奶茶卖光了。账本上直接记"原料支出-2500元",当月利润就少2500。
- 资本性支出:这个月咬牙买了台8000块的封口机。在账本里单独建了"固定资产"页,先记"设备投资+8000元"。但跟会计大姐学的,这笔钱要分摊到以后每个月,假设用两年,每月就扣333块折旧费。
摊开两个账页对比特别明显:左边珍珠粉圆的支出直接让当月存款见底,右边封口机的支出像细水长流,每个月只抽走一点儿血。
踩坑才记住的要点
后来帮朋友理民宿账目又踩坑。他花了三万块重新装修大堂,我顺手记成费用支出。结果第三个月发现现金流不对——明明生意爆满,账面却总差万把块钱。重新翻凭证才醒悟:
- 装修费该算资本支出,分三年摊
- 一次性记成费用就像把三年饭钱一顿造完
改完账那晚撸串时,朋友举着鸡翅打比方:"资本性支出就是分期付款买手机,费用性支出是当场干掉的烧烤!"油点子溅到账本上,这比喻我倒记死了。
现在每次审单子,我都先对着发票灵魂三问:这东西能用超一年吗?以后能卖二手吗?能让公司多赚钱吗?三条中两条就是资本支出。上周新来的实习生把服务器续费单填成资产采购,终于轮到我拍他肩膀:"兄弟,云服务跟矿泉水一样,喝了就没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