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翻考公资料时候又让这俩词给整懵了。朋友昨晚突然问我直接税间接税咋区分,我嘴上说“不就谁交钱谁掏钱的区别嘛”,结果他甩来张密密麻麻的税单,我盯着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那块直接卡壳。得,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呗。
摔书翻资料
先把书架上吃灰的《税法入门》拽下来。翻到第三章直接开始扫字儿,越看越像绕口令——“直接税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间接税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好家伙跟念经似的。气得我把书啪地拍桌上,抓过草稿纸开始画圈圈:左边写“张三”,右边写“李四”,中间画个箭头标注“钱”。
厨房顿悟时刻
泡咖啡时候盯着价签突然开窍了。超市小票上增值税是藏在奶茶价格里的,老板代缴但实际从我口袋掏钱;而工资条上被扣的个税,财务直接把我工资削掉一块儿——这不就是活教材吗!冲回书桌就列对照表:
- 谁跑不掉? 个税就像粘你身上的口香糖,挣多少税单直接拍脸上;增值税像传包裹,便利店老板缴税但全算我奶茶钱里
- 账怎么算? 交个税得先扒拉自己挣多少钱(直接挂钩收入),买手机多付的税却是按花钱多少来(按消费金额)
- 能甩锅不? 最狠的区别在这儿!我工资被税了只能骂街,但便利店老板能把税塞进商品价里转嫁给我(拍大腿)
考场歪招实测
下午朋友视频突击检查,我直接甩出鬼畜三连问:“这税能甩锅给别人不?——不能就是直接税!要从自己裤兜掏钱不?——要就是直接税!看谁肉疼——纳税人自己疼就是直接税!” 朋友在镜头那边眼睛瞪得像铜铃:“早这么说!比书上的‘税负归宿理论’好记八百倍!”
现在看着自己画的魔鬼流程图直乐:左边“直接税”下面歪歪扭扭写“割自己肉”,右边“间接税”画个恶魔箭头标“坑别人钱”。朋友说下周模考要拿这套路去忽悠阅卷老师,啧,这俩奶茶钱赚得真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