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在公司搞项目,老板说让我记账,结果翻到投资收入那块儿,直接傻眼了。这玩意儿咋个分科目?利息、分红啥的乱七八糟一堆,记混了还不算钱,搞不好还得倒贴罚款。我就寻思着,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了,得自己动手弄明白。
先找资料开始折腾
我翻箱倒柜,把公司以前的账本子全扒拉出来,结果全是模糊糊的涂鸦,根本看不出门道。又跑去网上搜了一圈,啥“投资收益”的相关解释,看多了头晕眼花,都是些高大上的词儿,记不住也用不上。干脆直接清空脑子,从头开始捋。我找来笔和纸,就蹲在桌子前,一项一项列自己投资的案例——去年存银行给的利息钱,买基金赚的分红钱,还有公司股票涨了挣的差价钱。把这些都写在纸上,标上日期和数字,慢慢就有谱了。
动手实践记账过程
有了这点儿思路,我就开始动手记账。第一步,我把过去半年的投资流水全部调出来,啥支付宝、银行卡记录,一个个对号入座。利息收入归到“利息所得”这个科目,基金分红就塞进“股息收入”,股票卖了赚的钱扔到“资本收益”里。这过程中闹了不少笑话,一次差点把银行的定期利息算成股本收益,亏得赶紧划掉重来。我还在纸上画了个表格:左边是科目名,右边是具体金额,这样一目了然少出错。记完后,我自己加了个步骤——拿计算器重新加总,确保总钱数对得上,别差一分钱老板又啰嗦。
学会快速记忆法子
折腾了三天,总算把投资收入的科目给记清楚了,这下记账快多了。我发现个好法子:快速学习会计科目,就靠“三拆法”。简单说:
- 第一,拆种类:利息类的算一种,分红类的算一种,差价类的算一种。
- 第二,拆例子:每种类就找个自己真实的案例填进去,比如存款利息当模型。
- 第三,拆步骤:记的时候,先查来源(是银行?公司?),再填科目,核对金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