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碰上个新手会计小王,慌慌张张举着申报表问我:“哥,这纳税人类型到底咋勾?我怕点错了挨骂!”我直接把老账本翻出来,掰开揉碎了给他演了一遍。
第一步:翻老客户的申报表找参考
我从文件柜最底层拽出一沓去年的申报表。哗一声扬桌上:“瞅见没?专盯表头这栏!”随手抓起一份五金店老张的:“你看他这儿,小规模纳税人底下画了个√,他家全年开票都没过五百万。”又抽了份隔壁机械厂的,食指啪地戳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空格上:“像这种厂子,光上季度进项税票就半麻袋,不勾这个能行?”小王脖子伸得老长,跟着我手指头来回晃。
第二步:对着新客户材料按图索骥
正好新接手了家奶茶店注册。把营业执照复印件甩桌上:“来,你上手试试!”看他捏着笔杆子抖,我直接把键盘抢过来:“慌先看这儿——”鼠标啪啪点开税务备案截图:“登记类型写的个体户!再查他核定的月销售额...才三万?”顺手在申报系统里咔咔点了“小规模”,“这种小门脸儿,但凡没主动申请升一般纳税人的,闭眼勾小规模准没错!”
- 看见“有限公司”别急着勾:上周就有个倒霉蛋,看公司名带“有限”俩字就全勾成一般纳税人,结果人家卖文创的今年才开张!
- 超过五百万也别手抖:之前教过的小李,发现客户季度超五百万就吓懵了。我让他翻出税局发的《资格认定书》扫一眼,白纸黑字写的“暂继续按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这才松了口气。
- 混合经营按主业来:最头疼是那个卖建材兼搞装修的老刘,我让他把全年发票全摊地上。好家伙!瓷砖水泥发票堆得比装修合同高两倍,直接勾了批发零售行业的一般纳税人。
第三步:实在拿不准就打电话
上个月接了个代账的农贸公司,账面上既卖菜又帮商户开发票。我端着茶杯蹲税务局门口打专管员电话:“王姐,菜市场老周家您记得不?他家摊位费开票算自营还是代收...”电话那头嗓门嘹亮:“哎呀小张!他家那破事儿我清楚,你按小规模勾!”挂了电话抹把汗,这要自作主张勾错类型,金税系统三天内准弹警告红框!
完事儿拍拍小王肩膀:“看见没?根本不用背条文!跟着老会计照葫芦画瓢——”话音未落他手机响了,接起来就嚎:“什么?你说新接的代账公司要改类型?别动!等我带老张的申报表过去比着抄!”得,这套路算让他学明白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