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盘自家小超市账的时候,突然发现件怪事:明明账本上写着赚了十万块,可进货的钱都快掏不出来了。气得我拍桌问会计,结果他甩过来俩词儿——净利和现金流。行,今天就撸起袖子搞明白这俩到底啥区别!
第一步:翻烂账本查猫腻
我直接搬出半人高的账本拍桌上,从最显眼的地方开始抠:算利润时我那些「纸面钱」全作数,但现金只认实打实的票子。比如有个老主顾上月赊了五千块的烟酒,这钱在净利里早就算我赚到手了,可实际上?到现在连个钢镚儿都没进我口袋!
第二步:手撕机器设备单
接着扒到设备折旧那块儿,气得我差点撕了单子。刚开业那会儿咬牙买了台三万的冰淇淋机,会计非说这钱要分三年摊到成本里。按净利来算,今年只扣我一万块成本;可现金流才不跟你玩分期——当初买机器哗流出去的三万现金,早就从账上真金白银划走了!
第三步:被催债催到躲厕所
最绝的是月底那出戏。供货商举着账单堵在收银台喊结账,我赔着笑脸说「利润表好看着」,结果人家直接拔了冰箱电源:「你这纸上的钱能给我交电费不?」当时急得我蹲仓库按计算器,突然看懂了:现金流只管现在能动的钱,欠别人的、别人欠的,它门儿清!
现在想想去年火锅店倒闭的教训就懂了:当时每月净利看着红火,实际上:
- 赚的钱全压在会员储值卡里
- 新风机分期付款像催命符
- 供应商结账日比大姨妈还准
完蛋那天,账上趴着八万「利润」,可连给员工发工资的钱都凑不齐——收银机里就剩三百块零钱,连空调都被债主拆走抵账了。
你要问我为啥懂这么清楚?去年蹲在拆得只剩招牌的店门口嗦粉时,城管大哥拿着催缴单过来:「你这店都没了还欠三个月垃圾清运费!」我默默打开手机银行,看着「净利润」后面那一串零,再瞅瞅余额里83块2毛的现金,灌了口凉透的汤——那滋味,比现金流还扎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