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在公司办公室里闲着没事,就想琢磨琢磨集团内部审计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事儿好多人觉得高大上,说白了就是公司自己人查自己人,防止出问题。我以前也一脸懵,索性自己动手去学学看。
先从基础开始,我找了个老会计朋友聊了聊。他跟我说,内部审计不就是盯着那些钱的事儿吗?比如别让人家偷偷挪用了。我一听就觉得挺简单的,但我这人爱较真,决定自己去公司档案室翻翻资料。找了半天,一堆文件看得我头大,什么报告记录,密密麻麻的,我就干脆拿出笔记本一条条记下来。
列清单的过程
后来我琢磨着总结一个清单,省得别人跟我一样走弯路。我先从最常见的下手:钱的问题。公司资金流是怎么流动的?有没有人做假账?接着想到,还得查合规性,就是看大家有没有按公司规矩办事儿。比方说采购流程是不是偷偷捞好处。再往下,我又想到风险这块,比如系统有没有漏洞可能被黑客钻空子。
- 钱的事:比如查账单准不准、收入支出对得上不,别被员工瞎搞乱花。
- 规矩的事:看大家守规则不,比方合同签了没盖章,采购单背后有没有猫腻。
- 效率的事:查运营活干得咋样,会不会磨洋工浪费资源,比如库存堆多了都放烂。
- 风险的事:检查系统稳不稳,设备坏了没人管,容易出大事儿。
- 人的事:还看看员工行为正不正,别偷东西或搞小动作。
写完这清单,我觉得挺清晰的,立马打印出来贴墙上。心想这下谁问我都能说清楚了。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没多久我就在公司碰上一次实际审计过程。
亲身经历点教训
刚弄完清单那年,我们部门就被审计组查了。那次是因为领导怀疑采购小组在报价上搞鬼,我作为负责人得配合。审计组来了就翻文件、问细节,啥也不提前说。我本来以为按我的清单应付自如,结果人家挑出个破绽:采购单上一个供应商签字是假的,财务账根本对不上。我当场傻眼,原来那个采购员老早就在偷吃回扣,我们平时没盯紧。
这事儿害得我一个月没睡好觉,部门还被通报批评了。钱没少赔不说,还差点丢了工作。过后我就懂了,内部审计不是光列清单就够的,得活学活用,随时盯防那些暗坑。自打那以后,我逢人就唠叨这事儿,还把清单贴朋友圈,帮不少朋友省心。你说这玩意儿,看着轻松,真做起来一不留神就掉坑里,难怪公司都当宝贝似的防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