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开电脑就看到后台消息炸了,菲律宾客户在群里疯狂刷屏骂街,说咱们代发的美国货全卡在马尼拉海关。点开物流截图我头皮都麻了——集装箱贴着原产地标签,采购单和报关单差了十万八千里。得,三万美金的货直接成走私嫌疑物,客户撂狠话要告到我们裤衩都不剩。
血泪交的学费
凌晨三点蹲在仓库查旧单,翻出去年被土耳其海关扣的货记录。好家伙,原来马来西亚客户要的德国机床,我们图省事让工厂直接贴的"made in China",结果土耳其海关开箱验货直接傻眼。罚款扣货不说,工厂到现在还欠着德国供应商七万块货款,两头不是人。
踩坑踩出的四件套
连夜把几个坑货订单摊桌上复盘,总算摸出门道。现在接单前必干四件事:
- 先扒客户裤衩——新客户要批发商执照还不够,得让他拍带门牌号的店面视频。上回越南客户发假仓库照片,是个修车棚。
- 文件自己动手造——采购合同现在都自己拟,把"复出口"仨字印得比巴掌大。上周给摩洛哥客户的条款里特意加粗:"卖方不认原产地标签责任",结果他们自己贴错被罚,反倒给我们发感谢红包。
- 卡着两头脖子付款——收到终端用户全款才给工厂打钱。上月中东单子卡在沙特海关,客户急得自掏腰包塞小费,转头就催我们返现。
- 拖物流下水——跟货代签生死状,清关卡壳让他们赔钱。新找的宁波货代更狠,主动往集装箱里塞摄像头,孟加拉海关开箱敲竹杠的画面直接直播给我们看。
救命的三张纸
菲律宾那单绝地翻盘靠什么?办公室里常年备着三份盖红章的文件:原厂的出口许可、中转国再加工证明、还有香港离岸公司的担保函。那天把扫描件怼到海关局长邮箱,第二天柜子就放行了。客户现在倒成了忠实代理,上周还介绍了个军火商订单——当然这活儿打死不敢接。
今早蹲坑刷新闻看到深圳同行被迪拜坑了四千万,我反手把四件套操作指南甩他微信。这年头做转手买卖得把自己活成蜂窝煤,浑身都是心眼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