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公司账本时候突然想起来,去年好多同行都在用税收优惠省钱,我这就撸起袖子查了整两天政策。结果翻出来一堆零散文件,什么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小微企业所得税打折,看得脑瓜子嗡嗡响。干脆泡了壶浓茶,把电脑文件夹建了个新目录叫「国家白给的优惠券」,开始地毯式扒拉资料。
第一步:翻政策原文差点翻车
我直接冲去税务局官网下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刚读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那块就被绕晕了。什么「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基础上按75%加计扣除」——这不就是搞研发花的钱能多算点成本嘛气得我抓了把瓜子嗑了半天才缓过来。
- 白送型:小微企业年赚300万以内只交5%税(原先25%)
- 补贴型:比如科技企业研发费,花100万能当175万算成本
- 地区扶贫型:在新疆西藏开厂直接免五年税
- 做善事奖励型:捐给希望工程的钱能抵税
- 环保特惠型:搞污水处理设备的公司减免三成税
第二步:拿自家公司做实验
翻出去年报表开始套政策。我们是小科技公司,年利润280万左右,先卡上小微企业优惠线——直接省了56万!再扒拉研发费用账本,去年投了50万搞产品测试,按政策多算了37.5万成本,又省下9万多税款。看到捐款凭证,给山区学校捐的5万块也能抵税,算完自己都乐了:相当于国家报销了1.25万。
最搞笑的是西部大开发政策。我举着计算器算半天,发现把仓库搬到新疆的话,省下的税比运费还多。立刻拍桌子在会议群发消息:「谁愿意去新疆管仓库?每月多发两千块!」结果会计小姐姐秒回:「老板,政策要主营业务在当地才算...」得,白激动了。
第三步:血泪经验总结
折腾完发现三个坑:
- 优惠会打架:用了小微优惠就不能叠加高科技企业优惠
- 备案要趁早:研发费用辅助账年底根本补不完
- 临界点要命:利润300万零1块,多赚1块多交50万税
现在账本第一页贴着便签条:「赚钱别超300万,捐款记得要发票,研发费用单独记」。昨天和开工厂的老王吃饭,这哥们听我说完直接摔了酒杯:「早认识你两年,我就能省辆宝马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