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的影响,调整至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得以恢复的,应当冲减存货跌价准备,调整至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这句话错在后面部分“调整至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正确的表述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己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原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最多只能转回到存货的原有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存货跌价准备影响营业利润.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存货跌价准备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号)+投资收益(损失为'-'号).
多计提坏账准备会导致总利润减少么?
谢邀,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你好,我是有法可依,有准则必从的【会计考试草稿】,秉承开门见山,拒绝答非所问
多计提坏账准备会导致总利润减少么?
题主的这个问题,读了好几遍,终于弄清楚了(或许当时没带脑子哈)。其实你的结论是对的,关于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分三个时间点:
一、计提坏账,就是先从应收款项中抽出一部分,单独放入“坏账准备”科目准备好,以防发生坏账。借:信用减值损失1000
贷:坏账准备1000
注意:这里借方进入的会计科目是“信用减值损失”,不是“资产减值损失”。
二、核销坏账,就是实际发生了坏账,冲减预先准备好的“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500
贷:应收账款500
三、冲回坏账,就是以前准备好的“坏的准备”,实际没有发生坏账,所以就是多提了坏账准备,应该冲回。借:坏账准备500
贷:信用减值损失500
最后:看一下这三个时间点对损益的影响,怎么判断?其实很简单,就看每一个时间点,账务处理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有损益类会计科目。
第一个时间点计提坏账时,借方的“信用减值损失”就是损益类会计科目中的费用类会计科目,所以对损益的影响是减少当期损益1000
第二个时间点核销坏账时,账务处理没有用损益类会计科目,所以对当期损益没有影响
第3个时间点冲回多计提的坏账时,贷方用了“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所以对损益的影响是增加当期损益500
加起来对损益的影响就是-1000+500=-500,总计减少损益500
我是一名残疾人,也是一名注册会计师,还是一名曾被保送读研的学霸。如果你不反对,麻烦关注点个赞呗
坏账准备在利润表中如何体现?
资产减值损失是个损益类科目,在利润表中体现,直接冲减当期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的对方科目的就是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减值准备是资产类科目,是各项资产的抵减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各项资产数据,是账面金额减去减值准备后的余额。
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叫法不同,应收账款类资产的减值准备称为坏账准备,也只有在计提应收账款类的减值准备的时候,两者有联系: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其他类型的资产都有各自相应的称谓,比如存货的减值准备称为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的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综上,计提坏账准备的时候,必然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计提的未必是坏账准备。
有可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
1.企业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
2.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为什么存货跌价准备要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为应对存货因市场行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跌价而进行的一种资产减值准备,目的是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将存货跌价准备冲减主营业务成本有以下三个原因:
1. 符合会计原则:根据我国财务会计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应当计入成本费用,并从当期主营业务成本中进行冲减。
2. 体现实际经济状况:存货跌价准备的冲减可以反映企业在当期实际发生的经济状况,避免了存货跌价所带来的损失对企业当期利润的过分影响。
3. 避免重复计提:如果不冲减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在后续销售存货时仍然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再次扣除单位主营业务成本,就会导致重复计提,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总之,将存货跌价准备冲减主营业务成本是符合会计原则、反映实际经济状况、避免重复计提的一种合理做法,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