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湖北瞪羚企业认定标准?
一、认定条件
1.符合本区下一代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通用航空、氢能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技术的中小科技型企业。
2.工商、税务、统计关系在本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实行独立核算。企业无违法记录,全年无一般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3.满足以下标准之一:
(1)2019年度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20%或税收增长率达到10%;2019年度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2亿元之间的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15%或税收增长率达到10%。
(2)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近3年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超过1000万元(或等值外币)。
4.企业注册时间在2011年1月1日之后。
二、支持措施
首次被认定为瞪羚企业的,给予5 万元奖励;连续两年被认定为瞪羚企业的,给予10 万元奖励;连续三年被认定为瞪羚企业的,给予15 万元奖励。
三、申报材料
1.武汉开发区(汉南区)2020年度“瞪羚企业”认定申请书;
2.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扫描件;
3.经审计的近3年财务报告;
4.近3年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5.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高企证书、知识产权证书、研发平台证书等扫描件,科技人员名单(姓名、学历、毕业院校和专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相关资料等;
6.按认定条件3(2)申报的企业,还需提供近3年获得投资的协议、在工商局备案的公司章程及资金到位的相关证明。
四、认定程序
1.企业将申报资料电子版发至区科经局(业务部门邮箱:806347461@qq.com),审核通过后将申报资料纸质一式二份及扫描件,于2020年7月29日(周三)前提交至开发区市民服务中心一楼大厅17号政策兑现窗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88号),后续程序将由我区内部流转。
2.对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科经局发布本区“瞪羚企业”认定名单,将由园区通知企业并拨付奖励资金。
五、注意事项
1.申报企业需认真理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瞪羚企业认定及培育办法》中“就高不重复”原则要求。
2.严格按照申报材料样式编制材料;申报材料内容完整、格式规范、装订有序;编制材料目录,需列出主要附件材料清单;章节间用彩纸隔开。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企业都要开始生产口罩?
目前包括富士康,比亚迪,中石油等众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口罩制造当中,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把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口罩的供应,支援全国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肺炎疫情导致全社会对于防护物资的需求非常庞大,特别是对口罩的需求比平时增加了100倍以上。
而我国人口众多,当大家都对口罩有需求的时候,按照目前我国的口罩产能是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的。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口罩每天的产能在2000万只左右,但是因为现在是春节假期的特殊时期,所以产能只恢复了80%左右,也就是每天能生产1600万左右,这个产能相对于目前的口罩需求来说是很小的,所以现在大家都通过各种渠道去购买口罩,很多人都只能跑到海外去,结果导致目前全球的口罩都非常紧张。
并且在众多口罩当中,真正能够起到防疫新型冠状病毒的医用口罩和n95口罩相对是比较少的,符合条件的口罩跟全国每天消耗的口罩缺口非常大,单是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的口罩缺口就比较大。
比如武汉目前有6万医护人员,平均每人每天5个口罩,相当于一天就要消耗30万个口罩,而目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人数大概是1200万人左右,如果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两个口罩来计算,但是医疗卫生系统每天对口罩的需求量就达到2400万个。
但是除了医疗卫生系统的医护人员对口罩有需求之外,目前其他参与肺炎疫情防控的人员以及公共场所的一些人员,包括普通的老百姓对口罩都有需求。特别是在2月10号很多企业正式复工之后,口罩就成为了一个标配,很多政府部门都要求企业必须配备口罩才能正式复工,结果导致这几天市场对口罩的需求非常大,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已经买不到口罩,药店也买不到,很多城市都需要通过预约才能拿到。
而口罩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御工作的重要物资,也是一种战略物资,它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防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全社会目前都在集中各种力量增加口罩的供应。
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企业都把原来的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比如2月6日,富士康宣布为弥补口罩这一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缺口,富士康旗下工业富联在集团深圳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
2月8日,比亚迪宣布援产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预计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可达5万瓶/天)。
对于富士康和比亚迪先后宣布生产口罩,可能很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富士康是代工企业,平时主要为苹果等一些电子产品企业代工,而比亚迪的主营业务就是汽车和电池,那为什么他们要把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呢?
至于富士康和比亚迪为什么要宣布投产口罩,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富士康和比亚迪生产口罩有优势。
生产口罩其实不需要太大的技术含量,只需要把相关的物料采购过来,然后利用人工或者机器进行加工就可以。对于富士康以及比亚迪这种代工企业来说,他们有大量的代工员工,而且生产线也比较先进,所以生产口罩相对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富士康和比亚迪先后引进口罩生产线,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售卖口罩增加销量,同时也可以为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防御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第二、可以满足内部员工的防护需求。
当前正是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口罩和消毒液都非常缺,很多企业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口罩和消毒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只能进行内部生产与满足内部员工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富士康和比亚迪这种员工数量比较多的企业来说,通过内部自己生产满足内部员工对口罩的需求其实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事情。
比如目前富士康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厂区,员工数量超过120万个,如果这些员工的口罩都完全依赖于外面提供,那是有点不太现实的,所以为了解决内部员工的口罩问题,富士康就只能改造生产线来生产口罩,如果到2月底能够生产200万只每天,那除了能满足内部员工120万个需求之外,还有部分多余的产能可以提供给社会。
第三、出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调配需要。
目前对于富士康和比亚迪生产口罩,我们不知道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还是有政府在主导,我个人推断不排除是有政府在积极跟这些企业沟通,让他们生产口罩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当前正值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其中口罩作为肺炎疫情防控的战略物资,地方政府是可以直接征用企业的生产线进行口罩生产的。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对于比亚迪和富士康这种大型代工企业来说,他们能够进行口罩生产对于我们社会来说是一种好处,一旦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口罩生产当中,那么当前口罩缺口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这对于全国疫情防控是非常有意义的。
孝感灵活就业社保缴纳标准?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医疗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关于我省2020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标准等问题的通知》(鄂人社发〔2020〕30号)
●确定市2020社保年度缴费基数标准为省第二档,即月标准为5250元
●同时,保留去年缴费基数2880元的下限标准,执行时间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2020年度我市对用人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基数及标准作相应调整。
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以本单位参保人员实际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其中:
●月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全市上年度社保缴费基数标准60%(2880元)的,按上年度缴费基数的60%(2880元)计算。
●超过全市2020年度社保缴费基数标准300%(15750元)以上的部分,不记入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
保留档加今年的9个档次共10个档次,分别按保留档及2020年度省定第二档(月标准5250元)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确定。
年缴费金额为6912元、7560元、8820元、10080元、11340元、12600元、18900元、25200元、31500元、37800元。
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
●在职人员的四档年缴费金额为3456元
●退休人员的四档年缴费金额为2764.8元
●在职(退休)的三档年缴费金额为1728元
●在职(退休)的四档补费为2419.2元
●大额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每人年缴费180元
●长期护理保险缴费标准为每人年缴费36元
刘备夺取西川之后把都城放在荆州是不是比放在成都更好?
刘备夺取西川后,以成都为都,建立了蜀汉。不过因为益州和荆州相隔太远,所以当荆州被东吴偷袭时,刘备这边根本来不及救援,最终只能眼看着荆州被夺,自己匡扶汉室的目标被彻底打破。于是很多人便大胆猜测,如果当年刘备选择定都荆州而不是成都,是不是就能够拥有更好的结局呢?是不是就能够避免荆州的丢失,是不是就能够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呢?
先说观点,关于大家的猜测,本文并不认同!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建都成都都远比荆州更好,如果当初刘备选择定都荆州,那么蜀汉将会更快灭亡!这里面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荆州地理位置不好
众人之所以认为刘备应该选择定都荆州,其实是因为成都和荆州相隔太远,一旦荆州有变,刘备根本无法及时救援,关羽失去荆州就是个例子。而一旦丢掉荆州,刘备就犹如被斩断一臂,从此被限制在蜀地,出川非常困难,再想匡扶汉室,问鼎中原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事实上,这确实是定都成都的危害之一,不过即便如此,定都荆州其实也并非上佳之策!
荆州这个地方,乃是出了名的四战之地,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刘备在来到荆州前,其实也曾短暂地有过一个地盘,那就是徐州。徐州也是出了名的四战之地,最开始陶谦将徐州送给刘备,但没过多久,徐州就被吕布占领了,之后又被曹操占领,反正是再也没有回到刘备手中。徐州乃四战之地,地势平坦,本身不利于防守,一旦占有者实力弱小,很容易被有心之人盯上!荆州和徐州其实是一个道理!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都以为刘备占领了荆州全境,而事实上,正史中的刘备,占领的地盘其实并不大。首先原荆州首府南阳郡是在曹操的控制下,南郡和江夏郡是在孙权的控制下,刘备控制的其他几个郡,其实都是表面上看比较大,但实际上都是人家不要的,整体的实力都不如曹操和孙权控制的地盘。刘备所占领的这几个郡,实在太差,没有发展潜力,于是刘备想出了个方法,借南郡!孙权也不傻,他之所以愿意把南郡借给刘备,实际上是因为南郡直面曹操,孙权和曹操战线拉得太长,军事压力太大,他也希望有一个人能帮着他对抗曹操,刘备实力本来也弱,对孙权造成不了大影响,所以孙权才放心大胆地把南郡借给了刘备,让刘备来帮忙对抗曹操。
孙权之所以愿意把南郡借给刘备,一方面是因为对抗曹操的军事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刘备实力弱小,对东吴没啥威胁。不过后面随着刘备攻下了益州,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刘备实力暴涨,开始有威胁了,于是孙权就想着刘备把南郡还回来,可吃进去的肉,又怎么可能吐出来呢?刘备不愿意归还,孙权派出大军想要强行拿回来,于是刘备亲率数万大军前来,要和孙权扳一下手腕,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攻占汉中的消息传了过来,把刘备吓出一身冷汗,曹操再进一步,可就把益州给拿下了,于是刘备急忙和孙权讲和,补偿了孙权,然后急急忙忙回去防备曹操了。
从刘备和孙权的态度来看,他们两个人对于南郡都是势在必得的,为此甚至宁愿发动战争。如果刘备建都南郡,那国都就要时刻面对孙权的威胁,孙权对于南郡有想法,那可是人尽皆知的。除了孙权,南阳郡的曹军,对于刘备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国都时刻遭受两边敌军的威胁,这谁能忍受得了?很多网友称赞明朝的天子守国门,认为明朝定都北京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样能节约非常多的物资,时刻威慑敌军。可大家不要忘了,当年明朝定都北京的时候可是非常强大的!之后明朝衰败,北京可是数次遭到围城的。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敢于把都城放在离敌军比较近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安稳的腹地,那么这个国家一定需要强大的实力,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够确保都城的安全。而且这种强大还必须得长时间维持,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出现都城被围的情况,威胁都城的安全。以刘备在荆州的实力分布,如果一定要建都,他只能选择南郡,而南郡这个地方,离曹军和孙权都是非常近的,且当时刘备的实力是三家中最弱的,这种情况下,还选择把都城放在南郡,直面曹操和孙权,那不是自寻死路吗?也许刘备在世时,还能够勉强震慑宵小,但一旦刘备去世,那南郡必定遭到围攻,蜀汉必定会提前灭亡。
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稳定王朝,选择的都城大多具有很好的地理优势,敌人不容易打进来。长安、北京、洛阳都是这种情况,反观北宋都城汴京,那位置选得就差多了,这也是北宋为何如此屈辱的原因。
二、益州的局势很复杂
刘备原本出身于幽州,对于益州人来说,他是一个外来户,所以其实益州内部有很多人都对刘备不满,这其实也是刘备不敢轻易离开益州的原因之一。之所以大家感觉益州内部没啥反对声音,似乎都对刘备很满意,实际上是因为刘备率领大军入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其他人不敢说话而已。刘璋时期,益州的局势就并不好,益州本土派,东州派互相竞争,等到刘备一来,又多了个荆州派,非常热闹。只不过慑于刘备的军事力量,所以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夷陵战败后,蜀汉内部人心惶惶,叛乱频发,实际上就是因为大家认为刘备不行了,军事实力不足以压制益州其他人了,所以才敢于叛乱。
试想一下,如果刘备选择定都南郡,那益州的有心之人看到机会,选择叛乱,占领了入川的险要关隘,刘备又需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再次平定益州呢?要知道刘备当年打进益州,可是花费了巨大精力的。益州这个地方,物产丰富,地势险要,若是没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存在,非常容易生出动乱,所以刘备要想益州成为稳定的大后方,必定需要留下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这势必将影响到刘备在荆州的军事部署。
结语
综合来看,如果刘备选择了定都荆州,定都南郡,蜀汉的局势其实并不会比定都成都更好,相反还会有更大的风险!定都荆州,蜀汉将会直面曹军和吴军的威胁,刘备实力本来就弱于另外两家,稍不注意,都城就会沦陷。而定都成都,虽然和荆州相隔比较远,但至少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不至于快速亡国。
他们最初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势力的?
靠捡钱起家的军阀想必大家一定没听过,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位靠捡了一皮箱钱起家的民国军阀“皮包将军”——夏斗寅。
夏斗寅
凄苦的童年对于普通人来说,出生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是不幸的,但对于有抱负、有志向的人来说恰恰又能有更广阔的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
而夏斗寅就是后者,他的出生没有伴随着异象,反而极为地普通,甚至是贫困。家里众多兄弟姐妹给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更不幸的是,家里的顶梁柱,夏斗寅的父亲在其出生没多久后便去世了。
对于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没办法,日子还是得过,母亲靠着给别人家打零工,有一顿没一顿地拉扯着家里的几个孩子。
清末乱世
夏斗寅13岁时,母亲也因为常年的饥饿和积劳撒手去了,这对于一个还只是孩子的夏斗寅来说和天塌了也没多大区别。
但还是那句话,日子就算再苦也还是得继续过下去。为了活下去,夏斗寅选择离开了家乡,想着去大城市武汉打拼。
离开了家乡,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乡亲们的接济,而年纪还小,又因为长期吃不饱饭,骨瘦嶙峋的夏斗寅在辗转了几个工厂后把希望放到最后的码头。
乱世中的码头
结果还是没人愿意用他,不过码头的一个老板看夏斗寅实在可怜,就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当兵。在那个年代,当兵可不算什么明路,头别在裤腰带上度日,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没人愿意去当兵。
而夏斗寅听后很激动,百般感谢了这个老板后转身就往军营方向跑去,老板看着夏斗寅的背影也只能叹息,希望他能多活些日子。
招募新兵
参军就这样,夏斗寅加入了当时的湖北新军。果然,刚参军,战争就来了,辛亥革命的的到来,让这个孩子扛上了枪,不过和危机相伴的是机遇。
凭着机敏,夏斗寅在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中不仅活了下来,还凭借战功成为了营长,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夏斗寅的部队在第二年就被解散了,但这段经历对夏斗寅来说确实弥足珍贵的。
辛亥革命
脱下军服后的夏斗寅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积蓄,但他已经割舍部下部队的生活了,于是当他听说同乡孔庚在山西担任镇守使时就投靠了过去。
果然,靠着辛亥革命的经验,又是同乡,孔庚接纳了夏斗寅,不过为了服众,让夏斗寅从一个小队长开始干起。
没多久后,夏斗寅又回到了家乡,在石星川的队伍中任职掌旗官,又一路干到了湖北陆军第一师工兵营营长。
1917年,护法战争过程中,石星川的队伍被王占元击溃,夏斗寅被迫带着警卫开启的逃亡生涯。不得不说,夏斗寅的前半生是真的很不顺,用倒霉来形容都不为过。
但人的一生,总有那么一些机遇,就看能不能把握住了,夏斗寅也一样,在极度倒霉的时候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
石星川
机遇就是在这次的逃亡过程中,夏斗寅抓住了可以改变他以后人生的一次机遇,那就是他在一片绿油油的水田中,发现了一个非常突兀的黑色皮箱。
试问谁会在逃亡的时候还去在意这些东西,就算在意了,谁又会没事跑去把箱子打捞上来?这就是为什么那个箱子那么显眼却能一直等到夏斗寅的原因。
把箱子捞上来打开后,夏斗寅和身边的警卫都懵了。里面全是钱,一叠一叠的钞票并没有因为落水而被打湿,更没有被打乱,而是依旧整整齐齐地放在皮箱中。
皮箱
来,我们换位思考向,如果我们是夏斗寅会用这笔钱干嘛?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先买个大宅子,买点地,雇点佃农和长工,娶个漂亮的大妹子,生一堆娃,这一辈子不就潇洒地过完了吗?
可人家夏斗寅不一样,拿着钱,看着周遭都是被打散,和他一样逃亡的石星川部的残兵们,夏斗寅找来一块大红布绑在竹竿上用手扶着当团旗,一面正了正身上的军服,一面大声喊道:“大家出来当兵,无非就是混口饭吃,跟谁混不是混,你们如今身上连个子都没有,不想被饿死就跟着老子干,老子这里有饭吃。”
三三两两的溃兵闻言都朝夏斗寅这边走了过来,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队伍,但军官的军服都是一样的,夏斗寅这身营长的军服他们还是认得的,又听闻有饭吃,基本都选择了跟着夏斗寅干,尤其是夏斗寅当场就打开皮箱发放了军饷,更是一下子就把这些溃兵凝聚到了一起。
看着一下子聚集起来的数百人,夏斗寅还是觉得这样太慢了,而且人数也很少,于是他就带着一众人来到了公安县,想着这公安县大小也是个城市,大多溃兵都会选择先到这里落脚再图后续。
于是夏斗寅就找了一个道口,如法炮制。不过这次,夏斗寅更有经验了,喊话也变成了奉命收容溃兵。就这样,夏斗寅先后拉起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
要知道,这样一支队伍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了。而夏斗寅是因为捡到一个皮箱而发迹的,所以后来人都戏称他是“皮包将军”。对着这个称谓,夏斗寅也不反驳。
国军
后来的经历队伍拉起来后,夏斗寅就得考虑下边这帮人的吃饭问题和前途,吃饭问题靠着在两湖地界和各路军阀混战,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夏斗寅的部队引起了国民革命军的注意。
在“直皖战争”期间,夏斗寅率部加入了国民革命军,担任湖北军司令,任独立师师长。看过《亮剑》的朋友应该对独立团、独立师这些称谓应该不陌生,虽然有了番号,但并不在编制内。
人才
而为了给下手们一个前途,“四·一二”后,夏斗寅选择了老蒋,而为了表忠心,夏斗寅率部偷袭了武汉的叶挺将军,结果夏斗寅被叶挺将军揍的不轻。
仗虽然没打赢,但也得到了老蒋的肯定,于是夏斗寅来到了南京,部队也变成了戍卫队,要知道这差事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在和叶挺将军的战斗中败了,但夏斗寅败得并不难看,说明其指挥能力还是可以的,毕竟叶挺将军不是谁都能上去较量一二的。
“四·一二”中的老将
尤其是后来夏斗寅率部教训孙传芳,那叫一个狠,孙传芳在民国时期那也是大名鼎鼎的军阀头子,结果差点被夏斗寅打得生活不能自理,经此一役,夏斗寅和他的部队都得到了老蒋的嘉奖,部队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编制,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军,而夏斗寅就是他们的军长。
中原大战期间,夏斗寅更是告诉了阎锡山什么叫战争,为老蒋收编阎锡山所部立下了大功,解决了北方后,夏斗寅又马不停蹄收拾起南方的唐生智、陈济棠、李宗仁等人。
阎锡山
看到这些人的名字,相比大家也都能想到,夏斗寅这一次没那么轻松了。夏斗寅和桂军、粤军在冬天大战了九天九夜,手下将士战死、冻死不计其数,不过好在还是打赢了。桂军、粤军无奈向老蒋投诚。
当然,上面所述大战并非夏斗寅一人打得,但不难看出夏斗寅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夏斗寅对老蒋有多重要。而老蒋也不含糊,随手就扔出个封疆大吏的职位给了夏斗寅,湖北省主席。
事业巅峰时期的夏斗寅
尘埃落定熟悉老蒋的人都知道,别看老蒋给了夏斗寅一个湖北省主席的职务,明显就是权宜之计,毕竟对有功之人不赏的话,谁还替他卖命。
但湖北省主席这样重要的职位不管怎么看,都不可能也不够落到夏斗寅这个既不是黄埔嫡系又不是老蒋同乡,更何况还是老蒋最不信任的军阀出身的人身上。
夏斗寅故居
果然,老蒋还是那个老蒋,没有让我们失望,夏斗寅刚到武汉上任没多久,就有人告发夏斗寅在湖北招兵买马,意图不轨。老蒋一点不含糊,一纸命令,夏斗寅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被赶了下来,而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队伍也被老蒋顺手拿去了。
拿去就拿去吧,夏斗寅打拼了大半辈子,也算是略有薄产,潇洒地走完下半生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命运就喜欢跟人开玩笑,他的二姨太给他带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和中统局长朱家骅勾搭到了一起,带着夏斗寅几乎全部的身家投到了朱家骅的怀抱中,1951年,夏斗寅在香港走完了他大起大落的一生,享年66岁。
这也许就是夏斗寅的晚年生活
结语夏斗寅这个军阀和大多数其他军阀一样,都是靠着辛亥革命的红利起家的,但不同的是,夏斗寅似乎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总喜欢和他开玩笑,大起大落就是对夏斗寅一生最好的诠释。当然,就推翻封建统治来说,夏斗寅是有功的,抗战过程中他虽然前期隐居,但后来后任国民政府新兵训练处第一处处长。抗战后期,挂名为成都行辕上将总参议,也是作出贡献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