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聊聊我最近琢磨的一个东西——分离交易可转债。
这玩意儿我是怎么知道的?也是偶然,有次看财经新闻,瞟到这个词,当时就觉得挺新鲜,“分离交易”,还能这么玩?我平时也搞点可转债,但都是普通的,这种带“分离”俩字的还是头回听说。
好奇心上来了,我就去扒拉了一下资料。
看了半天,各种说法绕来绕去的,什么“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什么“附认股权证公司债”。一开始看得我云里雾里。
后来我琢磨了一下,总算捋出点头绪。说白了,这玩意儿就像是个套餐,买的时候是一整份,里面主要包括两样东西:
- 一个是债券本身,跟普通债券差不多,到期还本付息。
- 另一个是认股权证,这玩意儿有点像优惠券,让你将来可以用一个约好的价格买他们公司的股票。
关键就在“分离”这两个字。普通可转债,你要么拿着吃利息,要么就转成股票,是一体的。但这分离式的,厉害了,它买到手之后,这个债券和那个认股权证(就是买股票的权利)可以分开在市场上买卖!
搞明白是搞明白了,实际操作起来?
我就想着,这分开交易,是不是有机会?比如我不想要债券,只想搞那个权证,或者反过来?我就打开我的交易软件,想找找看有没有这种东西。
搜了半天,发现市场上这种“分离交易可转债”好像并不多见,至少不像普通可转债那么普遍。而且真要去交易那个拆开来的“权证”,那又是另一套玩法了,跟我平时买卖可转债或者股票还不太一样。
我又去研究了一下具体的交易规则和案例。发现这个权证的价值波动可能很大,风险也不小。而且你要是买了债券,那个附送的权证,如果你自己不想要,卖给谁?谁会接盘?接盘的价格怎么定?这些都挺复杂的。
折腾了一圈下来,我的感觉是:
这“分离交易可转债”概念上听着挺灵活,好像给了投资者更多选择。但对我这种普通小散来说,实际操作起来门槛不低。你得能找到合适的标的,你得彻底搞懂债券和权证分开交易的风险和定价逻辑。
对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觉得普通可转债更简单直接点,要么持有到期,要么找机会转股或者卖掉。这个分离式的,目前我还是先放一放,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透彻。可能机构或者专业投资者会更喜欢这种复杂点的结构。
这就是我琢磨“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一点过程记录,说不上深入,就是分享一下自己的探索经历。大家有玩过这个的,也欢迎交流交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