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嗑,说说我最近折腾的“税负率”那点事儿。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看看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有多少要交给国家,心里有个数,对?
我对税负率的概念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好像挺重要的。那不行,不懂就得学!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搜资料,看了各种公式、解释,感觉脑袋都大了。什么“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专业术语一大堆,看得我云里雾里的。
光看理论不行,得上手实操!我就拿自己公司上个月的实际数据开刀了。我得搞清楚要算哪个税种的税负率。一般来说,咱们最常接触的就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我寻思着,先从简单的增值税开始。
增值税税负率,网上的公式是:(当期应纳增值税 ÷ 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100%。
就是找数据了。我跑去翻财务报表,找到了当期的“应纳增值税”和“应税销售收入”。这里要注意,应税销售收入是不含税的!如果财务报表里是含税的,还得自己换算一下。
- 应纳增值税:我就直接从报表里抄过来了,假设是5000块。
- 应税销售收入:这个得注意,一定是不含税的。假设我找到的含税销售额是23万,那换算成不含税的就是:230000 / (1 + 13%) = 203539.82元 (假设税率是13%)。
有了这两个数,就可以套公式了:
税负率 = (5000 ÷ 203539.82)× 100% = 2.46%
算出来是2.46%,也就是说,我们公司每卖100块钱的东西,大约要交2.46块钱的增值税。
实际操作中可能更复杂一些。比如,当期应纳增值税可能不是直接从报表里拿的,而是要用“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算出来的。
销项税额:就是你卖东西收的税。
进项税额:就是你买东西时支付的税,这部分是可以抵扣的。
如果期初还有留抵的进项税额,也要考虑进去。具体的公式是:当期应纳增值税 = 当期销项税额 - (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 当期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算税负率的关键就是要搞清楚这些概念,找到正确的数据。多算几次,自然就熟练了。
除了增值税,我还试着算了企业所得税的税负率。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 (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销售额)× 100%
这个也类似,找到对应的“应纳所得税额”和“应纳税销售额”的数据,套公式就行了。
通过这回实践,我对税负率的理解更深刻了。虽然过程有点头大,但是搞清楚之后,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以后再看财务报表,也更能理解里面的含义了。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