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婚礼答谢礼品,我当时可是琢磨了好一阵子。毕竟是人生大事,来的都是亲戚朋友,总得表示表示心意,不能太随便了。
真没啥头绪。就在网上瞎看,看人家都送什么手工皂、小毛巾、钥匙扣、糖果盒子,五花八门的,看得我眼都花了。有的,看着挺好看,但感觉不太实用,怕人家拿回去就扔一边了。有的,又感觉太普通了,没啥特色。
我就跟我对象合计,这回礼,主要是个心意,但最好也能有点用,或者至少让人家觉得你用了心。不能是那种随手就扔或者转头就忘的东西。而且预算也得控制着点,毕竟办婚礼到处都要花钱,得精打细算。
我们排除了好些选项。比如特别贵重的,负担不起,也没必要。太廉价、质量差的,也拿不出手。想来想去,觉得吃的喝的还是比较稳妥,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但光送糖,又觉得有点单调。
我的筛选过程
后来我就开始缩小范围了:
- 吃的方面:不光是喜糖,考虑加点品质好点的巧克力或者小点心。看了看费列罗之类的,觉得还行,牌子大家也认,包装也喜庆。
- 实用的小物件:想找点有点设计感,又能用上的。比如小梳子、定制的书签、小巧的开瓶器。看中了那种对梳,寓意挺好的,像谭木匠那种风格的,感觉比较有质感。
- 个性化的东西:也想过自己做点比如小蛋糕或者饼干。但我俩手笨,时间也紧,怕弄不还是放弃了。
反复比较了价格、实用性和颜值,定了方案。就是巧克力加小对梳的组合。
准备礼物的过程
定了方案就好办了。先是在网上找信誉好的卖家批量定了巧克力,确保日期新鲜,包装完然后就是那个小对梳,也是货比三家,找了个评价不错的店,买了百十来套。
东西陆陆续续到货了,接下来就是体力活了——包装。我们自己买了挺多好看的纱袋和小的感谢卡片。卡片上也没印啥固定的字,就留着空白,想着到时候可以亲手写上几句感谢的话,虽然简单,但感觉更真诚点。
然后就是全家总动员。找了个周末,把客厅腾出来,我、我对象,还有我爸妈,四个人围着桌子开始装袋。先把巧克力和对梳小心翼翼放进纱袋里,然后把袋口系再把手写好的小卡片挂上去。弄了差不多一下午,虽然腰酸背痛的,但是看着一堆堆弄好的小礼物,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
的效果
婚礼当天,把这些小礼物发给到场的亲朋好友,看到他们拿在手里那个惊喜又喜欢的样子,我就觉得之前那些功夫都没白费。后来还有好几个朋友跟我说,那个小梳子挺别致的,巧克力也好吃。听到这些反馈,心里也暖暖的。
反正,我觉得这婚礼回礼这事儿,真不用搞得多复杂、多昂贵。关键还是那份心意,让来宾能感受到你的感谢和重视,这就够了。自己用心去选、去准备,这个过程本身也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