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大会计毕业论文折腾记
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当初搞电大会计毕业论文那点事儿。别提了,那段时间真是感觉把这辈子的脑细胞都快用光了。不过好在还是磕磕绊绊地弄完了,也算是个交代。
第一步:选题,头都大了
刚开始说要写论文,心里就有点打鼓。会计这玩意儿,理论挺多,但要写出点新东西,或者说写得像模像样,还真不容易。学校给了一堆题目让选,我瞅了半天,选了个感觉自己稍微熟悉点,而且好像找资料能方便点的题目。当时就想着,别搞太复杂的,能顺利毕业就行,要求不高。
第二步:找资料,东拼西凑
题目定下来了,就开始找资料。那时候主要就是翻教材,把我那几本厚厚的会计书又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还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和一些数据库里瞎搜,主要是找一些相关的文章和别人的研究,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找找感觉。感觉有用的东西不多,很多都太理论了,跟我选的那个偏实践的题目有点对不上。没办法,只能是看到沾点边的就先存下来,感觉像是在大海捞针。
第三步:搭架子,画个“地图”
资料找得差不多了,就得开始搭框架了,也就是写提纲。这个我觉得还挺重要的,不然写着写着就容易跑偏,或者不知道接下来该写啥了。我就按照一般论文的结构,什么绪论、现状分析、问题、对策、结论这些,把自己想写的内容一点点往里填。虽然简单,但心里大概有个谱了,知道这篇论文大致要讲个啥故事。
第四步:憋初稿,硬着头皮写
提纲有了,就开始动笔写初稿。这过程,怎么说,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憋”。特别是理论部分,感觉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想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还挺费劲。写数据分析的时候,还得把我之前找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资料整理一下,做几个简单的图表。反正就是写写停停,有时候对着电脑屏幕能愣神半天。写完一部分,就赶紧保存,生怕电脑出问题白写了。
第五步:查重!噩梦开始了
初稿写完了,自我感觉还行,虽然知道肯定有不少毛病。然后就到了最让人头疼的环节——查重。我把稿子提交到学校要求的那个检测系统里跑了一下。结果出来,我当时就傻眼了,那个重复率标红得一片一片的,数字高得吓人!我心想完了完了,这得改到猴年马月去。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改呗,这叫“降重”。过程是这样的:
- 对着查重报告,找到那些标红的句子。
- 开始玩“文字游戏”,把原来的句子意思保留,但是换种说法。比如主动句改成被动句,或者把长句子拆成短句子。
- 大量地找同义词替换,把一些关键词换掉。
- 有时候一整段话重复比较多,就得打乱顺序,重新组织语言,用自己的理解把那段意思重新表达一遍。
- 真的是反反复复,改完一遍,再扔进去查一次,不行就再改。感觉自己都快成复读机和翻译机了。
那段时间真是改到怀疑人生,眼睛都快看花了。好在重复率总算是降到了学校要求的线以下,谢天谢地!
第六步:修修改改,定稿
查重过了之后,心里稍微踏实了点,但还没完。我又从头到尾把论文读了好几遍,检查有没有错别字,语句通不通顺,逻辑有没有问题。还专门对照着学校发的那个格式要求,调整字体、字号、行间距、参考文献格式什么的。这些细节也挺磨人的,得有耐心。
一步:提交,等结果
所有都弄妥当了,仔仔细细检查确认没问题了,就提交了最终稿。之后就是等老师评审和答辩通知了(我们电大好像流程相对简单点,但还是得过评审)。
我的感受
写毕业论文这个过程,真是挺锻炼人的。虽然中间很痛苦,特别是查重那关,但当你拿到通过的结果时,那种成就感和解脱感也是实实在在的。感觉像是打通了一个很难的游戏关卡。如果你也正在或者即将经历这个过程,我的建议就是:早点开始,多点耐心,特别是降重,一定要沉住气慢慢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