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公司实践的“净利润率计算”的事儿,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算起来也简单,但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
老板让我算一下上个季度的净利润率,我心想这还不简单,拿起计算器就开始噼里啪的算。结果,算出来的数跟财务报表对不上,直接被打回来了,贼尴尬!
然后我就开始恶补功课,找资料、问同事,才搞明白这净利润率可不是随便拿个数字除一下就完事的,里面涉及到好几个概念,得先捋清楚。
得知道净利润是 净利润就是公司辛辛苦苦干了一季度,扣掉所有成本、费用、税之后的真正赚到的钱。 这玩意儿公式是: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利润总额又等于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这一步很重要,数字错了,后面全错。
还得知道主营业务收入是 这个好理解,就是公司主要靠啥赚钱,比如卖产品的、搞服务的,把这些收入加起来就是主营业务收入。
然后,才是那个关键的净利润率公式: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搞清楚这些概念之后,我就开始重新整理数据。 我一步一步来:
- 先把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总额找到,再算出来净利润。
- 然后找到主营业务收入。
- 把这两个数套进公式里一算,OK,搞定!
这回算出来的结果,总算跟财务报表对上了,心里那个美!
但是,事情还没完。 我发现,光算出净利润率还不够,还得会分析。 比如,净利润率高了,说明公司赚钱能力强,成本控制得净利润率低了,就得好好分析一下是啥原因,是成本太高了,还是销售不行,或者是税交多了?
后来我就根据算出来的净利润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写了一份分析报告,把原因和改进建议都写了上去。 老板看了之后,觉得我这回干的不错,还夸了我几句,嘿
这回实践让我对净利润率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玩意儿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一面镜子。 以后,我还会继续努力,把财务知识学得更扎实,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