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说老哥你当时考中级会计,感觉难不难?现在考是不是也一样?每次被问到这个,我都得先咂摸咂摸嘴,这事儿,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
我的备考经历
说起来,我决定考中级,也是工作了几年之后的事儿了。当时就觉得,在财务这行混,没个像样的证心里不踏实,初级早就有了,那就往上够够中级呗。一开始也没想太多,觉得不就是三门课嘛《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网上查了查,有人说简单,有人说难于上青天,给我整得有点懵。
真正开始准备,才知道这水有多深。算不上学霸,记性也一般,又是上班族,时间本来就紧。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 第一步:买书买课。 我先是买了官方教材,那厚度,真的,摞起来能当枕头了。光看书肯定不行,我又报了个网课,想着跟着老师学能系统点儿。
- 第二步:挤时间硬啃。 每天下班回家,扒拉几口饭就得坐到书桌前。累了一天,脑子经常是懵的。尤其是那个《中级会计实务》,我的天,内容又多又细,长投、合并报表啥的,把我绕得七荤八素。经常是前一天刚觉得自己弄明白了,第二天做题又错了,那种挫败感,别提了。
- 第三步:跟公式死磕。 《财务管理》,公式一大堆,什么现值终值,各种率,算来算去。我数学底子一般,对付这些公式就得下苦功,不仅要记住,还得理解透了才能用对。那段时间,我连做梦都在算东西。
- 第四步:背多分?也没那么简单。 《经济法》相对来说,计算少了,主要是记和理解。但你别以为背背就行,法律条文那东西,得理解立法意图,还得结合案例。死记硬背很容易混,考试时题目稍微绕个弯,就抓瞎了。
整个过程,真的是一场拉锯战。 我记得有好几个周末,朋友约出去玩,我都只能在家啃书。看着朋友圈里别人晒吃晒喝晒风景,我这儿只有台灯、草稿纸和怎么也看不完的知识点。中间真有好几次,学得头昏脑涨,就想把书一扔,不考了,太折磨人了。但转念一想,都坚持这么久了,放弃了多可惜,只能咬着牙继续。
考试和结果
到了考试那天,紧张肯定是有的。坐在考场里,看着周围那么多埋头苦干的“战友”,心里反而平静了点,反正大家都一样,拼一把就是了。考完一门,赶紧不想,准备下一门。
成绩出来,还过了。是不是一次过的?嘿这个嘛过程比结果重要,对?反正我是把这三座大山给搬掉了。那一刻的感觉,真是如释重负,觉得之前的辛苦都没白费。
到底好不好考?
你要问我“现在的中级会计好考吗?” 我只能说,这玩意儿绝对不是躺着就能过的。 它不像初级那么基础,考的东西确实有深度,也需要你花实打实的时间和精力去磨。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不脱层皮是很难搞定的。
但要说它难到遥不可及吗?好像也不是。关键看你自己。基础怎么样?学习能力如何?最重要的是,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难。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学,把该啃的知识点啃下来,该做的题做到位,那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我的实践感受就是:中级会计考试,有难度,但不是无法逾越。它更像是一个对你学习态度、自律性和坚持精神的考验。 别想着投机取巧,踏踏实实学,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反正我是这么过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