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琢磨的一件事儿,就是关于“营业费用”这档子事。不是啥高深理论,就是我自己瞎折腾时的一点记录。
我搞那个小小的副业,或者说就是这个博客写点东西,接点小活儿啥的,总觉得得算算账,看看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最开始很简单,我就看银行卡里进了多少钱,然后减去我买原材料或者直接花出去的大头成本,剩下的感觉就是利润了。心里还美滋滋的,觉得挺
但时间一长,就觉得不对劲了。
明明看着有钱进账,可月底一算,手头能动用的钱好像没增加多少,有时候甚至还少了。我就纳闷了,钱都跑哪儿去了?不应该。
扒拉那些看不见的开销
后来我静下心来,仔细捋了捋。才发现,光算那些看得见的大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好多为了让这摊子事儿能跑起来,零零碎碎花出去的钱,我之前都没太当回事儿。
我就开始拿个小本子记(后来嫌麻烦,换成电脑表格了),把所有跟这个事儿沾边的开销都列出来。这一列,好家伙,还真不少:
- 每个月摊下来的网费、电费,虽然不多,但总得算点?
- 为了方便联系客户、查资料,手机话费是不是也得算一部分?
- 用的一些在线工具、软件服务,有些是要续费的,年费月费加起来也不少。
- 有时候为了推广,或者寄个东西,产生的快递费、交通费。
- 偶尔买点办公用品,打印点东西啥的。
这些东西,单看一项可能就几十块、百来块,不起眼。但一个月累积下来,七七八八加一块儿,数目就很可观了。
这些钱,就是让我的小买卖能正常“营业”下去必须花的费用。
没这些,网断了,电话停了,工具用不了,东西寄不出去,那还搞个这些钱虽然不是直接变成卖出去的东西,但少了它们,生意就得停摆。
搞明白才不糊涂
把这些都算清楚之后,再用收到的钱减去所有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开销,得出来的那个数,才算是真正揣进自己兜里的。这么一算,心里就有谱多了。
知道哪些地方花钱是大头,哪些是小头,哪些钱花得值,哪些可以省一省。比如我发现某个工具软件续费挺贵,但用得不多,就考虑找个便宜的替代,或者干脆不用了。
做事情不能只看进账多少,还得看维持它运转花了多少“油钱”。这可能就是大家说的“营业费用”,我也不拽词儿,反正就是这么个理儿。搞明白这些,才能不当糊涂虫,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挣钱,还是在瞎忙活。
这就是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一点经验,记录一下,分享给大家。挺实在的,至少我现在心里有底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